天籃地北:羅馬非一日建成 - 丘雨勤

天籃地北:羅馬非一日建成 - 丘雨勤

完成全明星賽周末的工作,小弟抽了兩天時間回老家多倫多探望父母,更把握在回港前幾個小時造訪加航中心,欣賞速龍主場殺退公牛的賽事。
幾年前,聽說多倫多申辦NBA全明星賽,小弟固然熱切期待,但隨着保殊的離開,速龍就像騎士一樣,喪失當家球星,成績一蹶不起,希望幻滅。爵士在死線前送走迪朗威廉士,就是不想重蹈覆徹,最終一無所獲。不管夏里斯能否起死回生,爵士也要接受現實,變回一支小市場球隊,繼續壓縮成本,不交一毛錢奢侈稅,並在球迷眼中慢慢消失……
這就是目前NBA大部份「中產」和「低收入」班主們,希望在新的勞資協議當中,爭取生存空間的原因。資方希望效法NFL增加一項巨星標籤(FranchisePlayerTag)條款,讓球隊有權力將巨星標籤,避免當家球星在自由市場流失。但擁有龐大市場的「富戶」,當然不輕易妥協,正因下季極可能因勞資分歧而停擺,今季交易死線前更加風起雲湧。
原本只需靜觀其變的紐約人,最終以高代價羅致安東尼,希望球迷相信即使下季罷工,百老匯仍能歌舞昇平,但似乎已忘記熱火SuperBig3成軍最初的滿途荊棘。對騎士那場的挫敗,就是要讓紐約再度明白「羅馬並非一日建成」的道理,更何況這並非紐約原意的「3巨頭」設計。
4年,8,200萬美金,確令「甜瓜」更甜,但紐約人有實力問鼎球會第3座總冠軍嗎?距離有點遠。
丘雨勤
now籃球評述員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