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今年初率先公佈集資方案的內地第7大商銀民生銀行(1988)終妥協,昨日公佈修改其融資方案,公開發行不超過200億元(人民幣.下同)6年期A股可轉債計劃,並在港向獨立機構投資者發行不多於16.51億股H股,集資規模由原來的215億元增至約300億元,但上交所公告未見就修改融資方案作詳盡解釋。 記者:劉美儀
今年1月初,該行宣佈向5名現有股東及兩名機構投資者,以每股4.57元作價,定向增發47億股A股,集資214.79億元,配售價以H股股價計算,較停牌前折讓達19%。市場質疑,融資計劃僅供7名機構股東參與,對被攤薄權益的現有小股東不公平。
投資者對原議案不認同
民行昨日於滬港兩地停牌,H股停牌前報6.72港元,A股則報5.09元。公佈顯示,董事會以全數12票同意及6票棄權,決議撤銷早前通過的非公開定向增發A股方案。
修訂後擬增發的H股,將不超過其H股總股數的4成,按昨日其H股總股數為41.27億股作基準,是次向獨立機構投資者配售的H股不逾16.51億股。假設民行以停牌前報價配售H股,最多集資110.94億港元,折合人民幣約93.59億元,連同發行的A股可換股債,合計集資約300億元。
民行表示,自公佈定向增發A股後,包括董事長董文標、行長洪畸及其他高管,透過投資者會面溝通中,獲悉境內外投資者普遍表示支持行方再融資作長線發展的需要,但對非公開定向增發的價格模式及時機,則有保留,投資者亦希望參與再融資計劃。
為照顧大部份股東權利,故民行重新研究調整了原來方案,對於為何不採取較公平的A+H股供股模式,該行指因其股權結構分散,不利供股成功進行。
股權分散 不適合供股
截至去年9月底計,A股10大股東合計,所持股份佔A股總股數為32.74%,與內地規定,A股供股必須獲最少70%股東接納,相距甚遠,即使前十大股東均全額供股,覆蓋率亦不及一半,可能導致供股發行失敗,而且目前供股價定價普遍過低,市場接受的折讓幅度約三成。
一歐資行金融研究部主管則估計,修訂融資方案,未知是否與股東改變意願,或監管機構審批有關,亦可能是行方原來預計約215億元集資額,並不足夠,故要透過兩地市場加大融資規模。民行將於下周一舉辦投資者網上交流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