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來了,航空前景好嗎?民航總局一哥李家祥表示,過去有句話叫做「要想富,先修路」,現在又加了一句話「要開放,上民航」。
李家祥重視航空,不是他在其位,而是航空對拉動內地經濟十分重要。李家祥指,航空運輸業由於有帶動作用,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產生的綜合效益特別突出。根據國際上的研究機構計算,民航業投入和產出的比例是1比8,也就是說,在民航業中投入的是1,產出的是8,這個8就是對整個經濟社會的拉動作用。
內地74%機場仍蝕錢
李家祥公開其親身經歷。他說,黑龍江的漠河,這是內地最北部的一個縣城,08年建成機場通航,他曾經去這個機場考察,漠河縣委書記指着輻射周邊70公里範圍的機場說,機場對當地居民的收入帶來明顯促進。該名居民指着機場周圍的旅遊景點說,附近這些農民過去一年的收入是3000元(人民幣.下同),現在一天收入是3000元。
當然,內地民航業亦有要改善地方。現在運營的175座機場中,130座(約74%)機場錄得虧損,虧損額達16.8億元。
至於如何看待虧損問題,他指,機場是公共基礎設施,不能單純從盈利出發,而要從當地經濟社會綜合發展,不能單純從一個機場運營的效益看。他又指,民航局續積極支持支線機場運營。「十一.五」期間中國民航局對支線的補貼超過60億元。
問及機場引入股東,李家祥稱,中國的民航業是改革開放,民用航空局對私人投資者進行了審查,包括設立一些門檻,這些審查和門檻不是限制私營投資者進入,而是從保證航空運營安全、保證旅客的公眾利益出發,設門檻也是為了新進入者,包括私營的航空公司組建以後能夠更好地發展。不過,限制私營投資者進入民航,是為了保證航空運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