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1.5萬億撐民航業曾蔭權赴內地商十二五發展

中央1.5萬億撐民航業
曾蔭權赴內地商十二五發展

【本報訊】港府最近就「環珠江口宜居灣區建設重點行動計劃」(「灣區行動計劃」)進行公眾諮詢,披露香港「被規劃」了。中國民用航空局局長李家祥昨出席中國民航「十一.五」發展和「十二.五」展望記者會上,透露曾就「十二.五」民航發展與特首曾蔭權會晤,但雙方談過甚麼,則未有透露。

李家祥表示,去年有53位來自29個省市自治區的省級領導,曾到民航局商談各地民航事業發展問題,其中包括香港特首曾蔭權。內容主要涵蓋各地機場的規劃佈局、機場建設的進度,和航空運輸航線的開闢,特別是國際航線的開闢。而各地亦表示,在航空資源發展方面,希望中國民航局能給予更多支持。

珠三角領空擠塞損港商機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於去年1月在立法會上被航空業人士以書面提問,指珠江三角洲(珠三角)地區開放予民用航空的航道和空域不足,加上在香港六十五公里範圍內便有其他四個機場(包括澳門、深圳、廣州及珠海),航空業急速增長,航班越見繁忙,珠三角空域交通擠塞問題將更嚴重,並會影響本港航空運輸量。要解決珠三角航空擠塞,港府需與中央商討,對於中央在規劃航空「十二.五」計劃上,與曾蔭權會面,對於鞏固本港作為全球航空運輸重要樞紐,是有利。
本港在中央航空「十二.五」計劃扮演角色,有待公佈。至於內地航空「十二.五」計劃的大方向,李家祥表示,預計「十二.五」期間,全行業的投資規模將在1.5萬億(人民幣.下同)以上,旅客運輸量將達到4.5億人;運輸機場的數量將達到220個以上;機隊規模將由現在的2600多架上升為4500架以上,特別是通用航空飛機數量會有較大增加。民航服務國家經濟、服務社會公眾的能力將進一步增強。
李家祥又稱,通過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航空樞紐、大網路型航空公司,充份發揮大型樞紐和網路的聚集與發散效應,帶動中國民航整體實力的提升。

香港特首
曾蔭權

中國民航空局局長
李家祥

增機隊規模擴運輸量

他表示,中國民航發展到今天,已不是簡單的運輸幾個人的問題,它已成為國家經濟戰略的重要內容。這種重大的經濟戰略內容主要體現在:第一,航空運輸業已是國家重要產業。航空運輸業的發展不僅是運輸人和貨的問題,而對整個國民經濟,尤其是經濟結構調整、轉變生產方式有重大推動作用。航空運輸業發展帶動金融、旅遊、商貿、資訊、物流等產業。

五大機場各具特色

‧香港機場:全球第二大貨運港,吸納了珠三角航空貨運量70%以上
‧廣州新白雲機場:在吸引國際航空公司進入、營運珠江三角洲客貨運快線、爭取實行24小時通關政策已展行動
‧深圳機場:7為國內海陸空多式聯運條件的航空港,有利用深港機場合作佔據珠江三角洲貨運市場的規劃
‧澳門機場:澳門機場貨物清關手續較鄰近地區機場方便,在貨運方面有優勢
‧珠海機場:與香港機場合作頻繁,已成為香港國泰等多家航空公司訓練飛行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