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案冇料到 大行唱好地產股

預算案冇料到 大行唱好地產股

【本報訊】市場原本估計財政預算案會推出辣招壓抑樓市過熱,殊不知政府所謂新增供應,在歐美證券大行眼中只是「數字遊戲」,大部份更以「無驚喜」來形容新推措施,預期樓市熾熱程度將進一步加劇,並建議吸納地產股。
摩根士丹利表示,今次財政預算案並無明顯的收緊樓市措施,只是增加18幅住宅地,部份由政府主動拍賣,大摩質疑財爺估計下年度能供應三萬至四萬個私人住宅單位目標,只是一廂情願,事關「可供應」數字並不等同可出售或已發展。
美資大行高盛指政府即使加快賣地,發展商不會一廂情願地全數吸納,即使成功投地或投標(港鐵沿線物業上蓋項目),地產商也可能拖慢施工步伐,直接控制市場供應,而由賣地至預售樓花,時間可長達兩至三年,現時指土地供應大增,只是掩眼法。

料4月再出招打壓樓市

高盛認為香港地產股估值並不高,股價已反映物業價格可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現時股價相對每股資產淨值折讓平均約29%,地產股中首選信和置業(083)、嘉里建設(683)、新鴻基地產(016)及恒隆地產(101)。
花旗表示,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增加土地供應屬預期之內,由於未有提出新招打擊炒樓,預計早前受壓的地產股將會反彈。
花旗補充,有鑑於最近樓價重拾升軌,政府可能在4月再出招,推出更多打壓樓市招數,例如限制擁有多個物業的人士申請按揭貸款,以及實施其他增加炒樓成本的措施。德銀也表示,由於短期內政策風險已經消除,本港房地產市場表現會更好。
港股昨急跌305點,地產股則跑贏大市,新地升0.3%;信置及長實跌幅也不足1%。

各大證券行評預算案地產政策

證券行:高盛
意見:地產商可能拖慢施工步伐,令市場新單位供應短缺

證券行:摩根士丹利
意見:「可供應」數字不等同可出售或已發展,玩數字遊戲

證券行:花旗
意見:無驚喜,政府可能4月再出招打壓樓市

證券行:德銀
意見:對地產商而言,今次(預算案)無消息即是好消息

證券行:瑞信
意見:不能打壓通脹,實際效用成疑,未來會再出招

資料來源:上述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