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餘713億仍不退稅 抗通脹乏力基層叫苦全城喊打曾俊華

盈餘713億仍不退稅 抗通脹乏力基層叫苦
全城喊打曾俊華

【本報訊】政府庫房嚴重「水浸」,上年度財政盈餘遠超預期高達713億元,累積儲備更近6,000億元,但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發表下年度預算案時提出的紓困措施卻全不到位:基層市民叫苦連天,不滿重彈舊調的措施未能協助抗通脹,中產納稅一族更怒火中燒,炮轟政府坐擁豐厚盈餘卻拒絕直接退稅,政黨及學者指斥曾俊華抱着「看守政府」心態,炮製如此保守預算案只是「與民為敵,全城喊打」。記者:許偉賢、莫劍弦

曾俊華任內第四份、即明年中任期完結前「尾二」一份預算案以抗通脹為主調,他宣讀預算案之初便強調,下年度由內部衍生抑或外來輸入的通脹壓力都會增加,應對通脹是政府重要工作,因此提出多項一次性紓困措施,協助基層市民抗通脹。不過,大部份措施卻已在去年預算案提出,包括代繳兩個月公屋租金、寬免差餉以及提供電費補貼等;注資一億元到食物銀行及提高醫療券金額至500元亦非新猷。

《苦瓜襲司長》
「長毛」梁國雄昨日向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左)掟苦瓜,諷刺預算案未能紓解民困。立法會保安人員伸手擋着苦瓜。馬泉崇攝

中產:我會第一個上街

這份特首曾蔭權口中「深思熟慮和回應社會需要」的預算案,卻被基層組織炮轟內裏舊招數未能協助市民應對新來臨的通脹問題,社區組織協會主任何喜華直斥預算案「扶貧乏力,花費無度」,指摘坐擁龐大盈餘的政府卻對基層支援「杯水車薪」,預告民怨隨時「爆炸」。
預算案未獲基層歡心,更惹起中產納稅族怒吼,因為預算案雖然提高供養子女及父母免稅額20%,並動用240億元,不設入息上限地向強積金戶口注資6,000元,卻未有提出中產最希望得到的退稅措施。
由於政府本年度盈餘高達713億,遠高於去年預計的252億赤字,中產難免對政府做守財奴而拒令中產受惠怨氣咗天,曾俊華昨天在記者會多次被問及為何拒絕退稅,但他僅重申政府推出的措施全面並有針對性,衡量了個別措施的影響,尤其不可刺激通脹,並辯稱過往預算案曾經提出,也不代表每一次都要退稅。
政府拒絕退稅辣㷫中產,中產人士紛紛在討論區留言狂插曾俊華,有網民怒斥「中產俾人踩到上心口,稅就一定要交,福利就一定冇!」另有人聲言「有遊行我第一個上街呀,唔發火當我哋係水魚病貓!」科技大學經濟系主任雷鼎鳴加入聲討行列,反駁政府怕退稅會觸發通脹是「講唔通,無證據,求其噏」,力撐納稅人希望政府「回水」是合理要求。
立法會各大政黨毫不留情批評預算案,民建聯及工聯會不滿預算案協助基層及中產不足,自由黨主席劉健儀不滿「好多措施都係蜻蜓點水式應酬大家。」泛民主派也不收貨,民主黨主席何俊仁矛頭直指曾俊華:「佢有龐大盈餘但只做小修小補,明顯係半退休心態,看守政府所為。」公民黨黨魁梁家傑也諷指「估唔到特區咁快變成看守政府」。

「政府有錢等於市民有錢」

社民連狠批曾俊華「做一日和尚敲一日鐘」;職工盟李卓人更指昨天收到來自基層以至中產人士來電,各自控訴未能受惠於預算案,批評當局「與民為敵」,「官更富,民更窮,難免會全城喊打」。理大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鍾劍華形容今次是回歸以來最令人失望的預算案,批評政府坐擁巨額盈餘卻仍只採取過去的紓困方式,完全是看守政府作為。
受到全城圍攻的曾俊華昨天在記者會被問及是否一如政黨所言,抱着「Hea住做」的看守政府心態時,以一句「如果係咁嘅話,我從來未見過一個咁進取嘅看守政府」嚴厲反駁,並否認是「孤寒財主」,更強辯稱:「其實政府嘅錢亦係大家嘅錢;如果政府有錢嘅話,當然亦等於市民有錢,如果市民有錢亦等於整個政府都係有錢。」

港大民調 評分創新低

財爺的初步民意成績表亦引證政黨、學者的說法。Now新聞台委託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進行的民意調查顯示,曾俊華這份預算案評分是上任以來最低,只有51.5分,較去年的60.8下跌近9分,其民望也應聲大跌,只有52.4分,較2月份調查大跌3分。

市民一肚氣

《中產失望》
陳小姐:「本身都係中產,覺得退稅係好過派錢,派錢係一次性,退稅就以個人需要同比例退,係公平嘅。冇得退我好失望。」

《偏離現實》
李先生:「預算案同現實脫節,肯定好多人嘈。你儲咁多錢嚟『打仗』冇用o架,假如十年都唔打,咪儲到個山越嚟越高囉!」

《只顧徵稅》
潘先生:「個預算案就係離譜囉,淨係識收(稅),唔識用。家通脹咁犀利,班基層係捱得好辛苦o架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