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寫我曾給女兒選了一家功課少的學校,想不到許多讀者來短信打聽,想知道是哪間學校,好讓他們的孩子也去讀。
可見人同此心,看得開的家長還是很多的。
女兒讀中學的時候我帶她回上海,上海老同學的孩子們的功課,比香港學生多得多。那時他們都讀中學了,跟父母外出吃飯,還要隨身帶着功課,一邊等吃一邊做,不然就做不完。
我女兒跟他們對一對學業,原來大家程度一樣,沒什麼功課的跟做功課做到死的,學着同一樣東西,也明白着同一樣道理。
老同學們很感慨:你看,人家輕輕鬆鬆讀書,也學那麼多東西。
我跟他們說,我女兒輕輕鬆鬆,是因為我從小就給她選了家功課少的學校。香港也有功課多得要命的學校,逼得學生痴痴呆呆。
在同一個教育制度之下,學生在學校一定會完成相同的課程學業,不會說功課多就能完成,功課少不會完成。既然如此,為什麼不讓孩子輕鬆一點,給他找一家功課少效率高的學校呢?
只要學校安排得好,功課適當就可以了。反之,拚命填學生以功課,說明的,是學校不知所措,唯有叫學生「勤力」了。
學校功課少一點,學生日子過得輕鬆一點,智力發展的空間就大一點。不用花那麼多時間在功課上,他們的潛質才有時間有空間發揮出來,起碼人也見得多些,跟人溝通因此好些,讀完書出去見工,就不會見二百份都沒人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