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當局將撥1.1億元推行為期三年的先導計劃,安排港大、中大、浸大、教院和公大的教育課程學生,到清貧學生較多的小學,為領取綜援和全額書簿津貼的成績稍遜學生補習,料數萬人受惠,最快新學年推行。每名導師每周將到校二至三小時,以小組形式補習。
消息人士指這既可為準教師提供體驗機會,清貧學生也可免費補習,會由院校負責推行。根據非政府機構的同類計劃,每人每小時成本約250元,當局規定院校收取行政費不可多於一成,即每名補習導師時薪料可獲225元。
需入息審查資助放寬
教院學生會會長蔡雋豪表示,不少同學反應積極,「好多同學補習每個鐘都係得90至100蚊」。在理大修讀語文的戚小姐認為,當局不應只優先聘用教育課程學生,要求開放供所有大學生申請。
有101名清貧學生的鮮魚行學校校長梁紀昌說:「好多基層家長工作時間長,又冇咁高知識水平可以幫仔女。」該校本學年起獲志願機構安排港大學生為其學生補習,但資源所限只有32名學生受惠。
此外,當局提出新學年起放寬各項需入息審查的資助計劃的入息上限,料獲全額資助者將由11萬增至19萬人,每年經常開支增3億元。當局又會縮減適用於專上學生的17個助學金資助級別,減至不多於10個,料2.2萬人可獲較多助學金;每人將獲得新增、不多於1,000元的額外助學金,以添置電腦等學習器材,每年開支約4.8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