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展緩慢20央企料今年退出樓市

進展緩慢
20央企料今年退出樓市

國資委於去年要求78家央企退出房地產市場,國資委副主任邵寧(圖)昨表示,去年有14家央企退出房地產業,今年或將有20多家退出。其他的企業把手頭的事和現有的項目完成後,將逐漸退出,集中經營其主業。

外地人京置業或寬限

央企退出樓市進展緩慢,有央企負責人指,中央收緊「銀根」,洽購者要有強勁財力,再者部份央企早已明言,一些項目是發展中,故選擇自行銷售。因此,「退市」進度緩慢但未停下來。
邵寧認為,到目前為止,進展還比較順利。國資委希望央企做好主業,故產業非以房地產為主力的央企,需要逐步從房地產業退出,這是突出主業的一個必然要求和方向。
不過,房產業非主業的央企「緩步」退出,亦可反映中央執行政策時,貫徹力度不夠。北京市房地產協會副秘書長陳志在「京15條」辣招推出不久,成效未現之際,已表示此次出台限購政策不會延續下去,如果房價回歸合理,限購政策有可能調整,外地人必須連續納稅或社保5年以上的年限,有可能會放寬至3年。
在中國,下有政策的事情是常見,央企掌門人國資委亦十分明白,邵寧指,今年除了管好央企退出樓市外,亦要管好國企「走出去」(海外收購)。
邵寧表示,央企「走出去」帶來不錯的效益,但同時風險也非常大,因此要把好關。
邵寧指,風險主要是中國企業國際化經營能力不足,國際化人才短缺。目前對中央企業走出去的要求是:第一,高度重視、謹慎經營、嚴防風險,尤其是在境外遇到社會風險的時候,要多依靠外交機構去給予幫助;第二,高度重視企業國際化經營能力的培養,切實提升國際化經營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