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論中國:整治知識分子 北京再批臭老九 - 李平

盡論中國:整治知識分子 北京再批臭老九 - 李平

席捲北非、中東的反政府示威浪潮,令北京如坐針氈,中共總書記胡錦濤親自向一班省部級高官訓話,要求加強社會管理、網絡管理之後,當局的動作越來越多,除了大批異見人士、維權人士仍被拘禁外,官方傳媒也提高了批判公共知識分子的聲調,大有再掀文革批判臭老九風潮之意味。
官方《人民日報》旗下《環球時報》昨日發表社論,題為《配合社會治理,知識分子應帶頭》。社論聲稱:「有一種觀點稱,知識分子的天職就是『批評』,這種看法至少是片面的,有時還會成為一些人不負責任的託辭。近年來中國總是有少數人熱衷於帶頭挑戰社會秩序,以不配合國家穩定為榮,這種行為與中華民族21世紀的大目標背道而馳。」
犯言直諫,是中國古代士大夫、現代知識分子的風骨之所在。在經歷反右派、文化大革命之後,中國仍不乏敢說真話、敢批評當局的公共知識分子,一如著名劇作家沙葉新所說:「真正的知識分子從來就是思想者,是批判者,是叛逆者,是敢於說『不』的人。」

筆桿子威力不亞於槍桿子

北京如今高調批判知識分子的天職,大有要麼你聽命於我、要麼放逐你到海外的架勢,大有文革時期批判臭老九的架勢。這種架勢,顯然是因中共高層因擔心茉莉花革命在中國爆發所致,顯然是針對知識分子在茉莉花革命中所可能發揮的作用所致。
中國有句古語:「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但是,在當今社會,沒有秀才,造反不成。中共高層深知,筆桿子現時的威力不亞於槍桿子,因此對知識分子採取的是分化策略,一邊大舉吸納知識分子進入體制內,為己所用,另一邊,對那些游離於體制之外的人,對那些成為社會大眾代言人的知識分子,不是施以專政,就是着手口誅筆伐,目的就是要警告這些臭老九們,在面對各種各樣的社會問題時,「沒有一個問題可以成為少數人不配合社會治理的理由」。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