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的大江大海 - 盧峯

李敖的大江大海 - 盧峯

假如李敖少一點自吹自擂,少一點單單打打或人身攻擊,他這本《大江大海騙了你》會更好看,更紮實,可以對龍應台的「名著」─《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來個致命的打擊。但李敖畢竟是李敖,嘴巴從不饒人,捧自己從不手軟,冷嘲熱諷狂踩對手是家常便飯。只是加了鹽醋便令原本擲地有聲的批評變得過鹹過酸,令讀者半途放棄,看不下去。
從文字水平,從說故事的能力來看,龍應台的《大江大海》委實是上乘之作,得到讀者好評及喜愛並不奇怪。但正如李敖所言,一九四九這個轉折年頭涉及重大的歷史變遷,涉及複雜深邃的思想命題,少點研究,少點史學基礎,少點見識想法都很容易露底,顯出自己的淺薄無知。
可惜,龍應台的《大江大海》忽略了太多人和事,而且是一面倒的忽略了某些人和事。譬如被國民黨政府丟棄在內地的大量軍民、公務員、黨員的悲壯故事。譬如撤退前的大屠殺。大批異議人士、不聽話的特務在四九年撤退前被殺,免留後患;當中包括發動西安事變的楊虎城及他的家人。譬如國民黨高層要人如何風光豪華,一塵不染的坐船及飛機撤到台北,繼續夜夜笙歌,嘆盡溫泉美食。李敖說的對,龍應台的書對這些陰暗面,對國民黨當權者的暴行劣跡視而不見,對造成四九年大災難的原因隻字不提,要說好一九四九年的事實在是不可能的!
每個人寫歷史故事都難免有自己的視點,都需要取捨選擇。但就如李敖指出,一九四九年的轉折雖有一些動人故事,感人事蹟,但更多的是背信棄義,是殘暴不仁,是妻離子散,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故事。要認識四九年這段歷史,要了解四九年的轉折,龍應台的《大江大海》實在不算是好的參考,甚至可能讓人走錯路。李敖的書可說是一記及時的當頭棒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