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甚麼幫到你?」 - 高慧然

「有甚麼幫到你?」 - 高慧然

情人節前夕,朋友看了報紙廣告後打電話去一間日式料理,準備幫襯餐廳做一回水魚。電話接通後,朋友說耳邊傳來一把溫文客氣的聲音,那聲音親切地道,「請問有甚麼幫到你?」朋友拿着電話,有短時間的迷惑,以為自己撥錯了電話,打到了某個慈善機構或志願團體,甚至是防止自殺的心理輔導中心,那兒的義工捧着一顆熱辣辣的心臟,時刻準備幫助打電話向他們求助的人。
「有甚麼幫到你?」是一句被亂用濫用的禮貌用語,說的人若毫無熱情,則顯得矯情虛偽。在不合適的情形下使用,更令人啼笑皆非。一間餐廳,打開門做生意,等着顧客上門,從某程度上說,顧客是決定餐廳存亡的上帝。餐廳與顧客的關係,不深究是誰幫了誰,持平些看,是服務與被服務的關係,而這種服務,不是無償的「幫」,而是一方收取另一方金錢後的有償服務。既是有償服務,老老實實問一句「請問有甚麼可為您服務?」就既貼心也合分寸了。
分寸,是很耐人尋味的距離,人際關係最重分寸,所謂分寸,說穿了也就是在適當的時候說適當的話做適當的事。以及,保持適當的距離。那個距離,遠一寸是冷漠,近一寸是逾距。一間餐廳,如果產生角色混淆,連自己正在做的是有金錢回報的服務性行業,抑或幫助他人的慈善工作都分不清楚的話,就是沒有分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