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去世的越劇名伶袁雪芬將於本周五(25日)出殯。按她生前遺囑,骨灰撒黃浦江。終年88歲的袁是中國越劇界泰山級人物,越劇105年歷史,她參與了78年;上世紀40年代主演《祥林嫂》聲名大譟,50年代更主演《梁山伯與祝英台》在兩岸掀起梁祝熱。
出身貧寒的袁雪芬11歲入越劇班,很快走紅,上世紀40年代她與同儕「越劇十姊妹」發動越劇改革,把戲劇式元素加入傳統戲曲,特別是將魯迅短篇小說《祝福》改編成越劇《祥林嫂》,成新越劇的里程碑。
創新梁祝 轟動一時
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民間故事,早在越劇前身小歌班時,就有《十八相送》、《樓台會》兩折。1945年袁雪芬與名伶范瑞娟合作,整理演出《新梁祝哀史》,1950年上海越劇院上演,加入末尾「化蝶」段落,轟動一時。1953年該劇被拍成電影,是中共建政後首部彩色電影,更是台灣大導演李翰祥為香港邵氏拍黃梅戲版《梁山伯與祝英台》範本。袁創立的「袁派」越劇,委婉纏綿、韻味醇厚。
文革期間,袁雪芬遭批鬥,被關押長達七年。她個性強硬,被批鬥時從不求饒掉淚。她藝規嚴謹:不許閒人到後台、不唱堂會、不拜客、布衫素食。去世前,她自備素白衣褲,交代三個兒子,葬禮從簡,骨灰撒黃浦江。
新華網
袁雪芬
(1922-2011)
籍貫:浙江嵊縣
演藝經歷:
‧11歲入越劇戲班
‧22歲自組雪聲劇團
‧24歲與同儕發起越劇改革,史稱「越劇10姊妹」
‧1950年任華東越劇實驗劇團團長
‧1966年文革受殘酷迫害,關押七年
‧1978年起任上海越劇院院長、名譽院長
代表作:《山河戀》、《祥林嫂》、《王昭君》、《梁山伯與祝英台》和《西廂記》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