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水荒」加劇 內銀難有運行港股料借勢回調

內地「水荒」加劇 內銀難有運行
港股料借勢回調

【本報訊】中央連番出手抽緊市場資金,人行周末前突然宣佈再加銀行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勢令「水荒」情況進一步惡化,投資者對後市信心亦見回落,港股周初難免受壓,恒指兩萬三點大關料再受考驗。
記者:李嘉麟

人民銀行上調銀行存款準備金率,新凍結資金將達3600億元人民幣,必令市場資金情況雪上加霜,對市場情緒及資金流情況構成打擊。
參考人行過去7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後,中港股市均以跌市居多,滬綜指翌日表現5跌2升;恒指翌日表現則錄4跌3升,但首5日表現卻6跌1升,跌市機會高達85%。

二萬三關受考驗

上調準備金率直接收緊銀行在市場上可拆借的資金,6大行水平將升至19.5%的歷史高位,內銀股首當其衝受打擊,短期難有運行。工行(1398)、建行(939)及中行(3988)上周五的美國預託證券(ADR)偏軟,較本港收市價下跌0.39%至0.63%。
其他藍籌ADR亦普偏腳軟,滙控ADR跌0.54%,足以拖低指數近20點,地產股ADR亦受壓,綜合主要藍籌ADR表現,預料恒指今早低開約77點。
滙業證券研究部主管熊麗萍認為,人行今次加準備金行動較市場預期為早,有機會成為港股連日上升後的調整藉口,恒指低開後有機會進一步下試23300點支持。股評人陳永陸亦預期,恒指短期有機會回調至23000至23200點水平,但預期市場在內地兩會前會營造有利氣氛,將限制下跌空間。

兩會臨近吼國策股

中央近期接連有不同行業的扶持政策出台,如集成電路、玻璃、醫療、建材等行業,相關股份表現強勢,隨着內地兩會臨近,預期陸續有更多「十二.五」相關的利好政策出台,如科技資訊、軟件、農業等扶持政策,預期相關國策受惠股仍是兩會前後的市場焦點。
港股上周雖連升3日,但人行再上調存款準備金率消息即打殘投資者信心,看好後市的散戶指標上周報16.67,較前周的18.57進一步下跌;有貨在手的散戶比例亦由前周的49.65%,降至43.95%;但有意入市者比例則由前周的2.82%,大升至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