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木棉花瀕危促保育

穗木棉花瀕危促保育

貴為廣州市花的木棉花正在當地逐漸消失。廣州當局調查發現,目前全市30多萬株路樹中,木棉樹的覆蓋率僅0.7%。民進廣州市委會提議當局,在路邊大量種植木棉樹,以創建廣州獨有的木棉文化。
早在上世紀30年代,木棉花就被選為廣州市花,但木棉樹在廣州卻不是常見的樹種。在老城區除在中山紀念堂看到有320歲的木棉王、西堤二馬路兩旁一小段密集的木棉樹之外,僅在白雲山看到兩三棵。廣州大道等較新的道路有新種的木棉樹,但樹苗仍小,未能成氣候。
民進廣州市委會準備在即將開幕的廣州市兩會提案,建議大力種植木棉樹。該提案指出,從唐代至今,以木棉為題的詩就有183首之多,可見史上文人墨客對紅棉的喜愛程度。以櫻花著名的湖北武漢,在櫻花盛開之時會向全國推廣,吸引大量遊客,廣州亦應效法。該提案建議在城市廣場、小公園、高速公路兩旁大量種植木棉樹,同時在白雲湖景區建紅棉園,廣植木棉樹,並且建立文化園,並在木棉開花季節,創建紅棉文化旅遊節,增加城市吸引力。
《廣州日報》

廣州民眾正欣賞盛放的木棉花。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