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青年朋友來到我家,他們告訴我一個好消息,我國即將在世界各國開設幾百所孔子學院,孔子即將周遊列國,宣講華夏文化。
青年:孔子學院用甚麼字母給漢字注音,成了一個難題。有人說,漢字是孔子的文字,拼音不是孔子的文字。如果用拼音給漢字注音,等於勉強「孔子教拼音」,對孔子大不敬!不如跟台灣一樣,用注音符號。
主人:孔子,聖之時者也。利用拼音,幫助漢字,不是代替漢字,孔子一定歡迎,決不會反對。拼音已經通行全球,外國人學習特別省事。
青年:有人說,孔子學院的教師應當穿唐裝。穿西裝,孔子看不慣。
主人:唐裝也不是孔子時代的服裝,孔子看得慣嗎?各民族原來都穿各自的民族服裝。後來,西裝成為國際公用的男裝。我不反對穿唐裝,只要教師們願意。
青年:一位老先生興奮地說,孔子學院可以「變夷為夏」。
主人:今天,夷夏平等,相互學習。孔子學院是夷夏交流,不是變夷為夏。
青年:有人說:「21世紀是漢字發揮威力的時代」,這個預言將由孔子學院來實現。
主人:設立孔子學院,當然要擴大傳播漢字文化。國外目前學習中文的人數還遠少於學習日文的人數。語文平等,學習自由。談不上甚麼「發揮威力」!
青年:孔子學院不能迴避解釋《論語》。如果外國人問,「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如何解釋呢?
主人:孔子生於2500年前,他的言論中有時代烙印,不足為怪。讀古書要用歷史觀點。過時的語句要加以歷史的說明。歐美人讀希臘經典和基督教《聖經》也是如此。基督教經過宗教改革,《聖經》中過時的語句,只要說明歷史背景,現代人會做出時代的理解。孔子書中有大量名言至理,沒有時代的限制,值得今天深入學習。儒學是不斷發展的;儒學,學之時者也。
青年:有人說,開辦幾百所孔子學院,就是漢字文化的「偉大復興」。
主人:歷史上,漢字文化發展較早,古代鄰國都學習中國,中國和越南、朝鮮、日本等國形成漢字文化圈。西學東漸之後,他們各自發展現代化,不再依賴漢字文化。漢字在中國本土,實行文字改革:簡化漢字,制訂拼音方案,推廣普通話,普及義務教育,公佈語言文字法,保障語文現代化的發展。識字率從人口極少數增加為人口大多數,這是腳踏實地的發展漢字文化。但跟孔子學院無關,不要胡吹「偉大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