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制服「通脹虎」,不再是新興國家頭號處理的問題,歐美國家亦然,加息風正醞釀由東方吹襲西方。要滅「通脹虎」,中國在去年率先加息、加存款準備金率,往後更會變成常規;不過,單靠「兩率」控制流動性亦非明智,要知常規也有盡頭,否則在保着經濟增長上容易失去平衡。
打通脹虎靠兩率易失平衡
在人行上周五再上調準備金率前,中銀監主席劉明康出席公開場合時,就傳遞了「銀行不缺錢」,以及房地產貸款的調控力度將「堅持不放鬆」這兩個訊息,換言之,「兩率」仍是中央調控通脹的重要手段。
不過,小民在內地網上電視翻看劉明康的講話,十分喜愛他說的兩句:「地方財政以GDP煮酒論英雄」、「必順改革、必須要得到糾正」。
誠然,多年來,各地方政府的GDP(國內生產總值)「競賽」,令財政越來越依賴地產收入,久而久之,助長了地產泡沫的形成,近年亦衍生緊扣的地方融資平台風險。
1998年,為應對亞洲金融危機,中國用房地產救了GDP;2008年,為應對世界金融危機,中國還是用房地產救了GDP。今年,沒有甚麼危機,僅僅是GDP有可能下滑,是中國重新思考房地產在GDP中扮演的角色及作用。否則,地方政府為了保着GDP,會否以長期作戰的心態,去鐵一般地執行遏抑熾熱樓市的政策,小民真的有保留。
小民的疑慮不是空想,以天子腳下的北京為例,2010年土地收入破1500億元(人民幣.下同),列全國前矛;儘管北京推出的調控樓市措施,尤其「限外令」更是全國最嚴,但解決不了彌補土地收入的缺口,不排除土地仍會是該市的產業支柱。
劉明康諷地方以GDP論英雄
更值得注意的是,本月中陸續閉幕的地方兩會公開2010年的「成績表」,資料顯示,全國30個省區市GDP增速達兩位數,其中有29個省分增速超過全國增速。全國共有17個省分GDP總量超越萬億元,內地媒體更以「萬億俱樂部」來形容該17個省分。
一眾會員中,以天津及重慶增速最勁,前者達17.4%,後者為17.1%,這兩個城市的樓市交投一直熾熱,地產收入支持其GDP破關而上是常規。
今年,中國經濟的增長動力將較去年失色,「萬億俱樂部」的會員在「十二.五」開局之年會否克制,仍有待觀察。不過,正如劉明康指,地方財政以GDP煮酒論英雄的舊觀念,是時候改革,因循要變成歷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