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商機內保外貸成港銀新財路

瞄準商機
內保外貸成港銀新財路

於08年環球金融海嘯爆發之後,外資銀行為保全實力,紛紛「收水」,令一眾內地企業頓失海外融資的渠道,中資銀行遂看準時機,推出內保外貸生意。

金融海嘯後興起

而建設銀行(939)旗下在香港的分行,率先在08年底推出高達100億美元(約780億港元)信貸額度的內保外貸服務。
由於內地實施外滙管制,企業要滙款到境外進行融資相當困難,故透過境內母公司要求內地銀行開出擔保狀,來支持境外公司的貸款安排,便在海嘯後乘時而起,內保外貸成為近年本地銀行的「新財路」。
建行08年手持外管局授予的100億美元信貸額度,向內地企業的境外收購合併、船舶及飛機等融資。
併入永隆銀行的招商銀行(3968)亦在09年推出內保外貸服務,以應付日益頻繁的中港兩地跨境金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