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籲財爺減稅紓困倡設免稅額 優惠稅率助創業

中小企籲財爺減稅紓困
倡設免稅額 優惠稅率助創業

【本報訊】在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於本周三(23日)發表新年度財政預算案前,商界紛獻計冀政府減稅助他們過難關。香港中小型企業商會會長吳宏斌建議,對中小企業設免稅額,減輕中小企負擔。商界提出政府參與強積金(MPF)的供款建議,學者則有所保留。
記者:周燕芬

原材料價格飆升引發通脹問題,加上最低工資法和競爭法,令企業經營成本不斷升,大型企業較易以拉上補下形式應對,但中小企較難轉身。目前,香港有超過28萬間中小企,聘請逾100萬名僱員。中小企面對不少新的挑戰,故商界與學者普遍期望政府能對中小企給予更大支持。

受累原料價飆最低工資

香港中小型企業商會會長吳宏斌建議,對中小企業設免稅額,減輕中小企負擔。香港總商會建議對收入低於200萬元的中小企業實施雙軌稅制,降低及簡化其稅制,例如將首50萬元收入稅率降至10%。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亦建議對小型企業實施優惠稅率,如10%,以鼓勵創業。寶華世紀首席經濟師陳寶明亦認同,需要協助弱勢社群,降低中下收入階層和中小型企業的個人薪俸稅和企業利得稅。
政府參與強積金供款亦是另一熱門議題。香港中小型企業商會建議除僱員和僱主外,政府亦可以加入強積金供款之列,每月向僱員供款5%,這亦可以鼓勵增加就業。

促政府向僱員MPF注資

廠商會亦建議政府考慮為工作人士的強積金供款提供配對性注資,增加市民退休後保障。不過,學者陳寶明則有異議,因為有關效應要在退休後才能體現,而且還要取決於基金經理往後的投資成績表現,兼且「今日嘅1000蚊同10年後嘅1000蚊又唔同」,因為期間會受通脹及利率所蠶食,恐怕退休時已貶值不少,倒不如透過退稅或減稅更為直接。
商界亦普遍希望政府加大力度推廣香港品牌。吳宏斌認為香港政府的財政儲備,不應只投資於美債等金融產品,建議於廣東省高鐵沿線選點投資一個「小香港」項目,以優惠租金滙聚本港的工業產品、工商專業及教育服務等,將香港品牌更好地在內地推廣。工總更建議設立25億元的支援內銷專項基金,推廣香港品牌產品。

商界及學者對財政預算案建議

‧減差餉、減電費、退稅
‧降低中小企利得稅率
‧減公司利得稅至15%,全面撤銷暫繳稅
‧政府參與市民強積金供款計劃
‧設立25億元支援內銷專項基金,並推廣香港品牌
‧設立人口老化和醫療服務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