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內地今年來第二度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加上有歐洲央行理事表示,必要時應加息遏抑通脹,令市場擔心全球通脹升溫,將驅使各國陸續推行緊縮貨幣措施,但部份企業業績報捷,為大市帶來支持,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昨早段反覆,最多跌14點。
開市後半小時(本港昨晚11時),道指升15點,報12333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升兩點,報2834點。英、法、德股尾段跌0.03%至0.47%。道指周四收報12318點,再創32個月最高收市水平。
伯南克:全球開支結構失衡
JohnThomasFinancial首席市場分析師霍夫曼表示,市場早前多次傳出負面消息後,大市表現仍力保不失,相信就算出現調整,幅度亦有限,有意沽貨的投資者仍不多。
二十國集團(G20)財金官員會議昨於巴黎揭幕,與會官員除要討論如何解決全球失衡問題外,還需面對全球通脹日漸升溫的挑戰。
會議召開前,聯儲局主席伯南克再為量化寬鬆措施辯護,他承認儲局的措施可能會令資金流向新興市場,但新興國家經濟增長強勁也是吸引資金流入的原因之一。他未有直接提出對通脹的憂慮,但指新興市場需求強勁,令全球商品漲價,已發展國家亦同受影響。他又批評,部份國家滙率偏低,令全球開支結構失衡。
日本央行行長白川方明亦在會前表示,雖然發達國推行量化寬鬆措施,會令資金湧入新興市場及推高商品價格,惟這是必要之舉。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為今次會議準備的報告稱,歐洲債務危機仍對環球經濟復蘇構成風險,發展中國家經濟面臨過熱風險,而糧食價格飆升則可能引發通脹。報告又指,美國的量化寬鬆措施暫時未有造成資金氾濫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