較早前有報道指,一名中文大學碩士畢業生,3年內見工逾200次,仍找不到工作,要靠領取失業綜援。人力資源顧問認為,與缺乏溝通技巧有關。企業招聘時,着重求職者「軟技巧」,專家認為,可透過參加活動,與朋友溝通,訓練個人表達技巧。
記者:黃碧珊 攝影:程志遠
金門助理工程師麥東就09年大學畢業,同年加入金門,尚在求學時期,積極參與課外活動。不過,升讀大學後,由於要兼顧學業及兼職,所以無暇參加課外活動。由於深感參與課外活動,可接觸不同的人,擴闊社交圈子,故踏足社會積極參加多項公司活動。他更擔任YoungProfessionalGroup執行委員,協助舉辦活動,負責宣傳、安排場地及食物等。麥東就說:「中學參加嘅課外活動,能夠培養領導能力。家參加活動,就可以訓練管理同領導能力。」
善於溝通有利工作
工程師要經常接觸地盤工人,麥東就的前輩提醒他,地盤工人對工程師要求頗抗拒。不過,麥東就憑着長袖善舞的溝通技巧,輕易取得地盤工人信任,「可能我平易近人,行開行埋會同師傅打招呼,佢哋會受落啲。有次見個木箱喺通道度,叫個師傅移開少少,唔好阻住啲嘢搬入嚟,師傅都好合作。」
為了進一步改善溝通技巧,麥東就參加由專業工程師及測量師提供的3年輔導及訓練。他說,「第一次做presentation前,先同上司練習,上司聽完,建議我將內容重新排序,可以比較清楚帶出資訊。」經驗累積,麥東就現在已不需事前預演。
金門揀新人4要求
金門人力資源董事黎永覺指出,挑選新人時,着重4個要求(見下文),包括技術(Skill)、學歷(Qualification)、經驗(Experience)及軟技巧(Competence),以軟技巧最重要。所謂軟技巧,包括儀容、交際、餐桌禮儀等待人接物技巧,並非從書本學習的硬知識。
黎永覺解釋,「畢業生啱啱起步,技術、學歷同經驗都差唔多,長跑用軟技巧分野,睇吓邊個可以突圍而出。」
重合群性 領導才能
不過,畢業生是否能獲得企業招聘,並非單看面試表現,還會透過集體任務觀察各人素質,如合群性、領導才能、組織能力等。曾有求職者雖能完成任務,但事前缺乏任何計劃,沒有周詳考慮,予人考慮欠周詳的印象,令將來的晉升機會也受限制。
對於現時大學生語文能力差,黎永覺指,這是社會整體現象,相信與較多使用「網絡語言」有關,如SMS以簡短、破碎語法為主,他鼓勵年輕人多互通書信,認為是將思想轉化為語言的好機會,「我廿幾歲嘅姨甥女,每年仲維持用英文寫聖誕卡畀我。」
入職要求
.技術(Skill)
.學歷(Qualification)
.經驗(Experience)
.軟技巧(Competence)
增溝通能力 須對症下藥
求職必須通過面試,大部份商業機構都着重前線以至高層員工的溝通技巧。中原人力資源顧問董事總經理周綺萍認為,在多項基本工作要求中(見下文),最重要是具備良好的溝通技巧。溝通可分單向及雙向,單向如演講、寫作,表現優異並不代表溝通能力高,雙向的互動溝通最為重要。
多閱報強化思維組織
周綺萍指出,要改善溝通能力,需先分析個人特質,如性格內斂、缺乏內涵、口齒不清等,「可以嘗試搵多啲朋友講嘢,喺互動中搵出問題原因。如果係發音問題,應該搵語言治療師解決。假設係性格孤僻,可以多參加活動,但要睇有無需要,同肯唔肯接受改變。」周綺萍指,曾遇上一個港大畢業的客人,約40歲,多年來僅做過一年政府合約工。在跟他對話時,發現其思維組織能力有問題,對話過程如雞同鴨講,故建議他多閱讀新聞,吸收知識。
職場軟技巧
─基本─
‧常識
‧溝通技巧
‧計劃能力
‧實際組織能力
─高層次─
‧領導能力
‧策略能力
‧策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