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影話:《127小時》奇觀背後的教育意義

蘋影話:《127小時》奇觀背後的教育意義

宣傳是一種教育,教育也是一種宣傳。能夠令你歷久難忘和有所頓悟,就是好的宣傳,好的教育。從大處着眼,《127小時》令觀眾、尤其是年輕人明白到,身陷險境時鎮定從事的重要,所謂「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要是自亂陣腳、軍心頹敗,則運氣轉好時亦無從脫險。若然全無運氣,就惟有自求多福,即使孤軍作戰,也切勿坐以待斃。片中主角自殘肢體以求脫身,其實是許多動物的天性和本能,但身為人類而出此下策,卻需要莫大的勇氣和決心。

年輕人對長輩的教導,往往充耳不聞。自己也曾年輕過,正所謂初生之犢不怕虎,唔知個死字點寫,從不理解雙親為子女安危擔驚受怕的忐忑心情,直到自己為人父母才有所體會。看《127小時》的意外收穫是,潛藏在奇觀背後的教育意義。東方人即使不及西方人那樣擁抱和挑戰大自然,但年輕人冒險犯難的意識和行為卻是中外皆然。片中主角臨尾一句:「我以後去甚麼地方攀石都會跟家人說一聲!」年輕人學乖了,但那是以極昂貴的代價換回來的。(筆者按:昨天拙作提到的瑞士童軍刀應為瑞士軍刀。)
撰文:黃國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