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溫馨 - 林夕

沉默的溫馨 - 林夕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說朋友相處最高境界,就是為友跟為政者一樣,不用多言:兩個好朋友,見見面,毋須多說甚麼,大家靜靜地對望,濃烈的情誼仍寫滿那張熟悉的臉,舒服安全溫馨。
恕我多心與頑固,這場面,似乎更像一對愛情滿滿的戀人的家居片段吧,好友好到這樣,未免可疑。在我僵化的腦袋中,好友總有談不盡的話,只要交情夠好,任何話題都覺得投機,所以,一時間還不能想像與摯友沉默相對一個懶洋洋的下午,是怎麼樣的一回事,還來個無言對望?
記得一首叫「相對無言」的老歌,寫友情快要自然死亡時的情景,除此以外,好友沉默相對,大抵就剩下各有心事的可能,大家欲語還休,想把話兒噴井而出,又覺多說無謂,最後以「天涼好箇秋」輕輕帶過,只撿些閒話讓彼此好過,或一起做些別的事情,把雙方心事移情,大事化小化無。
還記得多年前有多年好友說要上來坐坐,好友來坐當然毋須理由,毋須有事。可是他進門之後只打了個招呼,就自顧自看起雜誌,我在旁一直挑撥話題不果,以為他有心事,看臉色又不像。如此「沉默地溫馨」的情誼,在無聲的午後蔓延了不久,大有拖延寶貴相處時刻的形勢,可惡的我,可能太重視效率,竟然變了惡導遊,做了撬開話匣子的刀手,並口出惡言:你想看雜誌,可以在家裏看街上看,何必跑上來看,剩下我一個看你看雜誌?
無言還可以很自然自在,各做各的,除非是同居室友,否則成何體統?
像我這樣的朋友,是否太有紀律,太沒情趣?我也想做朋友做到像親人一樣,沉默共處不會惹起猜疑,不致捉錯用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