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醫院計劃大規模重建

瑪麗醫院計劃大規模重建

【本報訊】公立醫院將大興土木進行重建,以應付服務需求。醫院管理局內部文件透露,共有24項大型工程項目正進行或正規劃中,成本高達800億元。除興建新醫院外,港島西龍頭瑪麗醫院初步計劃拆除行政樓、新臨床大樓及癌症中心等七座建築物,再興建新的急症室及心臟中心等。伊利沙伯醫院亦正構思將20座大樓重建合併。
醫管局文件透露,24個大型項目成本高達800億;另約有1,100個小型工程,主要是改善設施及維修,涉及6億元。該24個項目中有15個正在籌備,包括瑪麗醫院拆卸行政樓、癌症中心、新臨床大樓、教授樓、護士宿舍B座及護士學校等七座建築物;再興建新的急症室、心臟中心、提供其他臨床服務、員工宿舍、教授辦公室及停車場等。
瑪麗行政總監陸志聰表示,建築署正準備技術可行性研究,要先完成該研究,才有詳細規劃,故暫未有時間表。

「拆得嘅地方都拆」

陸志聰指「瑪麗個急症室係數一數二細,流程唔順,一定要起過」;該院沒有空地,故除了正座、K座及S座提供大部份臨床服務外,「拆得嘅地方都拆」,才能進行重建。
醫管局亦構思將伊利沙伯醫院約20座大樓重建,合併成一座集合住院、臨床及支援、基層及社區服務。較新的D、P及R座等建築物只會翻新。該局將於啟德發展區興建新的急症醫院,會有住院、急症室及門診等。啟德的新醫院與腦神經科卓越醫療中心的技術可行性研究已通過,腦神經中心會有住院、基層醫療及診斷等服務,亦會有科研、教學及公眾教育的設施。
廣華醫院被批評重建拖延已久,文件只表示重建的技術可行性研究已通過,但沒有時間表。除了普通科門診,院內所有樓宇會重建。
有伊利沙伯醫院工作20多年的醫生表示,該院1963年落成,隨着醫療服務改變,病人及醫護人員需要不同;治療流程改變,故有需要重建。
此外,醫管局與內地制訂機制,若港人在深圳六間指定醫院入院後,院方認為病人病情穩定及在病人同意下,可安排病人返港到屯門或北區醫院急症室求醫。兩地醫院會就病人病情預先溝通。今年首季先在其中兩間深圳醫院進行先導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