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男故事 - 盧峯

宅男故事 - 盧峯

「真人騷」的確比電影更好看。
同樣是說「宅男」、「電車男」的故事,中大碩士模擬見工的片段就比講述Facebook創辦人索克伯格事蹟的電影「SocialNetwork」好看。單是看那位碩士眼神渙散,四處張望,答非所問就讓人看的熱血沸騰;再聽他說自己被填鴨式教育害的不懂社交,不知應對,堅持要喝果汁更讓人火冒千丈,幾乎想一拳打在電腦螢光屏上。看「SocialNetwork」的時候大家只怕不會有這樣強烈的反應吧!
拿見工二百次不成功而「被逼」領綜援的「果汁男」跟已成巨富的Facebook旗手索克伯格相比好像扯得有點太遠。但其實兩者的待人處世技巧同樣拙劣,同樣「當其他人冇到」,我行我素。「SocialNetwork」開首十分鐘說的是索克伯格跟心儀女同學約會,可整個約會連一絲溫馨時刻都沒有,有的是單單打打,自我陶醉,有的是步步進逼,「審犯咁審」。女孩試圖反駁,索克伯格登時加倍攻擊,女孩終忍不住拂袖而去。「果汁男」模擬見工時答非所問,一時說不會hea住做工,一時又說有空只會在商場閒逛,無所事事,人力資源顧問登時氣爆肺,禁不住出口教訓教訓他。
索克伯格不喜社交,追女不成,但他自信心爆棚,沒有自怨自艾或望天打卦,並且更努力搞好自己策劃的社交網站,把腦中的點子一一試驗,付諸實行。沒多久,Facebook衝出宿舍,衝出哈佛,走向世界,讓他成為校園內最cool的人,成為年青一代的icon。
「果汁男」見工兩百次不成卻沒有檢討自己的工作處事態度,只懂怨天尤人,還把責任推在教育制度上,推在社會上;即使有工作上門仍嫌三嫌四,情願長期領取綜援。
兩個宅男,兩個片段,兩段經歷,教人不禁想了又想,「都係社會嘅錯」呢句話是事實還是被濫用了的托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