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中知曉」機率僅1%

「術中知曉」機率僅1%

【本報訊】手術期間回復知覺,聽見聲音或看見影像,可稱為「術中知曉」,醫學文獻記載,每100個接受麻醉的病人中,最多有一個出現此情況,成因包括儀器出錯導致麻醉藥不夠維持病人處於昏迷狀態,病人本身癡肥、有酗酒或濫藥習慣、因痛症或精神病需長期服藥等,都會增加風險。
醫學界形容手術期間恢復知覺為「術中知曉」,未知是否等於陳邦石所指的「麻醉回憶」;有麻醉科醫生引用醫學文獻稱,病人出現術中知曉的機會率是0.3%至1%,疼痛與否視乎清醒程度,「等於飲醉後記得幾多嘢都要視乎有幾醉」。
該醫生指,麻醉師開始時會替病人靜脈注射麻醉藥及止痛藥等,待病人進入昏迷後,會安裝呼吸機,然後再利用儀器經喉管繼續落麻醉藥,令病人維持昏迷狀態,倘喉管被堵或儀器失靈,病人便會於麻醉藥不足下恢復知覺,但出現此情況機會很微。
另一麻醉科醫生指,病人本身癡肥會影響醫生計算麻醉藥份量,增加出現術中知曉的機會,倘若病人有酗酒、濫藥,或因痛症或精神病須長期用藥,也會影響麻醉藥的效用,增加出現術中知曉的風險。病人也有機會因幻覺或發夢,以為在手術期間恢復知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