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央「閂水喉」逼房企速售樓盤,此招對資金充裕的房企影響不大,實力弱的自然陷被淘汰之局,仍然深信中央遏樓價政策只是短暫的中小型房企,故紛湧往典當公司(財務公司)求救,不惜以年息50厘借短錢,冀熬過難關。
房企既然要「江湖救急」,部份典當公司決坐地起價,以高息借出「救命錢」。據《中國證券報》進行調查,發現一些典當行目前每月的資金利率達到4厘以上,折算成年化利率接近50厘,這幾乎是《典當管理辦法》中規定利率的近10倍。
借救命錢免項目爛尾
報道指,收取如此高的利息也似乎成業內規則。業務人員稱,如果抵押物房子,資金利率為每月4厘;如果抵押汽車,資金利率則為每月4.6厘。典當物的價值評估也是由該公司自己進行,貸多少由他們說了算。
據一位典當公司負責人對本報稱:人行於去年約見四大銀行,要求他們暫停向房企借出項目貸款,房企老闆便轉向中小型銀行申請借貸,但監管者眼見截不到房企「水源」,遏樓價措施便成紙上談兵,於是要求中小型銀行配合,同時向不聽話的中小型銀行收取差別存款準備金率,此招令中小型銀行馬上「慎貸」,甚至「停貸」(指地產項目融資)。
由於房企老闆深信中央於今年年中便會再放寬調控房地產,便不惜高息借「救命錢」,免得項目爛尾,血本無歸,該負責人說,「最近有個房企借7億元(人民幣.下同),金額大,就收35厘年息,借貸半年。」35厘的7億元債,即半年要支付逾1.2億元利息,金額令人咋舌。
該負責人稱,35厘的年息不算貴,保住項目,往後日子更好,「目前年息30厘至50厘,十分普遍。」問及典當公司的資金何來,「中國有錢人多,單以30厘計,目前有邊類投資有此回報?工業老闆也寧將錢放貸,房產呢類抵押品有保障。」
賣樓收入或當抵押品
的確,磚頭作為抵押品,有一定吸引力,有典當公司索性將賣樓收入當抵押品。據《中國新聞網》報道,有一間福建的房地產開發商與典當行簽訂協定,以預售登記方式,按開盤價一定比例出售給典當行,並約定在未來指定的日期回購房子。但在樓市新政下,萬一出現爛尾樓情形,到時開發商沒有能力回購,房產出現絕當,拍賣處理也比較麻煩。
房企向財務公司借款詳情
.房企老闆免得項目爛尾,不惜高息借「救命錢」,最近一房企借7億元人民幣,年息35厘,借貸半年
.部份典當公司坐地起價,一些典當行目前每月資金利率達到4厘以上,折算成年化利率接近50厘
.房企將賣樓收入當抵押品,向典當公司借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