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直資學校大多學費高昂,變質為貴族學校,最貴學費兩校每年11萬及6萬元,令清貧學生卻步,孫明揚也不諱言學生非富則貴,其中被揭動用學校款項炒股的德望學校,全校只有兩名綜援學生。
22間學校未依照教育局指引,助學金不足學費收入一成,帳委會認為不可接受,也對14校發出的助學金由6%至不足50%深表遺憾。帳委會同時遺憾教育局沒有監督有關學校撥出所需金額,並指部份沒清楚說明減費計劃,或令家長不敢為子女報讀。
本學年僅兩名綜援生
德望學校的學費減免申請表含糊,聆訊時一度被誤會拒絕綜援學生報讀,該校昨稱新修訂申請表上清楚註明綜援學生免學費。不過報告附件顯示,該校本學年只有兩名綜援學生,分別讀中二和中四。
此外,真道書院校監和校長已向法庭遞交文件,申請將三個物業轉讓回校董會;報告附件揭示該校以高薪聘用專業攝影顧問、學校發展顧問和教學質素保證顧問各一名,月薪依次為2.4萬、3.4萬和8.7萬元。德望動用學校經費購買股票和債券,市值合共7,100萬元,有違教育局建議,校方指自去年11月起已贖回部份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