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輕人,才剛踏出社會不久,就已經嚷着要搬出去住!一個人住,勝在有自由,不用受父母管束,像電台節目主持人葉文輝(啤梨),早在二十出頭已自創個人天地,不過近來他卻搬返家人居所,一起住,是為了陪爸爸多一些時間,因為,媽媽不在了。
記者:張文蕙
攝影:陳盛臣
場地提供:Francfranc
其實很喜歡獨居
在啤梨二十五歲的時候已決定獨居:「我覺得這是一個需要。個人來說,職業也是一個原因。從事這一行(娛樂界)無論是衣服、飾物、樂器都比較多,實在需要寬闊的空間好好擺放。另外就是與女友一起,我認為兩個人要互相認識,是需要相處的,就算是朋友間的聚會,有個窩談天說地吃吃東西,都是令我搬出來居住的最大原因。」只是,習慣了獨居的他,因為上年年中母親突然過身,令討厭混亂逼狹的他沒考慮太多就回老家居住,但為了住得舒服,他還是為老家的房間翻新,一邊全部也是入牆櫃、電子琴放窗台、連大床也變身油壓床用來置物。就連老爸的大床及部份家具亦作出更換,以免老人家憶起亡母而感傷,不過他強調:「待一切事情丟淡了,家人心境平復,我一定會繼續搬出去,因為我太需要私人空間與擺放物品的地方了。」一起住只為關懷家人,說到底,還是獨居的生活吸引!
愛家人是自然不過
他認為,搬出來獨居從來無損他與家人的緊密聯繫,本來就和家人關係良好的他,一直以來也會經常回家吃飯、聊天,他認為很多80後只懂將家裏當作「酒店」,例如吃飯夾餸入房,寧願對着電腦、打着機吃,放工放學回來沒一個招呼與眼神交流,種種表現出他們都沒留意到與家人居住其實是一種「溝通」,這樣是否獨居也會與家人疏離。他覺得關懷父母的方法其實可以很順其自然,不必太刻意,發自內心對方自然感覺得到。例如大家坐在電視前,甚麼也談論一下,多點坐在一起吃飯,只要願意,根本不難做到。
縱然是搬了出去的,啤梨認為年輕一代需要留意與家人的維繫,多回老家,搬出來居住總不代表與家庭脫離。此外,他亦提醒剛踏足社會的各位要先仔細計清楚盤數,獨居的開支不單純是租金,亦包括家具、水電煤甚至清潔用品、吃喝所需,這都是與爸媽居住時沒察覺的費用,而且處理這些事項除了金錢也需騰出時間,若處理不當難免一塌糊塗。
長輩三招
.一起看電視,甚麼也拿來談論。
.別只購物取悅另一半,閒時也按長輩所需送禮。
.與長輩相聚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