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癌共存」成效佳

「與癌共存」成效佳

【本報訊】隨着醫療科技提升,即使是末期癌症病人也有機會透過長期用藥,控制腫瘤惡化。香港防癌會最近提倡「與癌共存」新概念,末期肺癌病人可透過藥物長期控制腫瘤,減慢病情惡化,由於副作用相對較低,可減低患者抗拒治療,或身體不能承受副作用要放棄治療的風險。

有尊嚴的活下去

70歲的張婆婆08年接受肺部檢查時發現有異常,確診是早期肺癌,接受手術切除後康復,但1年後發現癌症復發,更轉移至骨骼,「背脊痛到落唔到床」,更被迫放棄耍太極。她接受五次電療後,因擔心化療副作用太大,改為服食標靶藥物,現已服藥19個月,病情有很大改善,較早前更到美國自由行,並參加了一個慈善步行活動。回想兩次癌症病發,她說與心情起伏及緊張有很大關係,因此學懂以樂觀開朗心情持續接受治療。
防癌會癌症教育委員會主席蔡清淟醫生表示,大部份肺癌患者發病時已屬末期,與癌共存的概念對他們非常重要,因在這階段腫瘤是否能大幅度縮細,甚至消失並不是最重要;利用有效標靶藥物長期控制腫瘤的副作用較少,可延長病人生命,也能提高生活質素,令患者維持正常及有尊嚴的生活。
為提高公眾對治療末期肺癌及荷爾蒙受體陽性類別乳癌的認識,防癌會製作教育光碟免費派發給市民,查詢:39213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