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凱迎報道】屬末日惡菌家族的帶碳青霉烯酶基因肺炎克雷伯桿菌(KPC),原來早在06年已「登陸」香港。一名經常往返港美並曾於美國切除膽囊的75歲女士,當年被發現其尿液樣本帶有KPC,相信她於美國感染惡菌但無病發;專家指,帶惡菌者一旦入院,有機會於本港醫院內造成爆發,對免疫力較差的病人帶來極大威脅。
本港首宗末日惡菌(NDM-1)個案在09年錄得,但其實相類的惡菌早已靜悄悄地傳入本港。該名帶有KPC的女士本身患有高血壓和糖尿病,在05年曾於紐約切除膽囊,回港後到本港的普通科門診覆診,06年8月尿液樣本被發現帶有對多種藥物呈抗藥性的KPC,但她本身毫無症狀,白血球數量亦正常,毋須處方抗生素,只被提醒要注意個人衞生。經基因檢測,發現上述女士帶有的惡菌,與於美國常見的KPC類似,相信該女士是於美國感染惡菌。
患者入院播惡菌
負責進行檢測的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指出,曾於外地入院的病人感染惡菌後雖未必有病徵,但他們回港後可於社區傳播惡菌,一旦入住本港醫院更有機會造成院內爆發,對於免疫力較低的病人,例如已接受器官或骨髓移植的病人,會造成極大威脅。
港院發現四個案
事實上,本港公立醫院在去年便發現四宗帶有KPC的個案,當中三人曾於外地接受醫療程序,餘下的一宗個案並無外遊紀錄,但曾因腹痛入住本地三間公立醫院,其中一家公院曾接收帶KPC病人,懷疑該個案因此間接感染惡菌。為防惡菌爆發,醫管局由去年12月起,主動為在入院前一年曾於外地接受治療的病人抽樣本檢測,以確定他們是否帶有惡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