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情人節前夕,我跟朋友經過港島區某間花店,見店主正忙着包紮玫瑰,好奇詢問一枝玫瑰多少錢。答案是150元。這個價格超出了我的想像。我是個經常買花的女人,尤其偏愛深紅色玫瑰,所以對玫瑰的價格並不陌生,尋常日子裏,去花墟捧一束玫瑰回家,不過是100元上落。沒想到,情人節前夕,玫瑰的身價暴升至它原本價格的十八至二十倍。
商品的巿場價格是由供求關係決定的,一枝玫瑰索價150元,足證它在情人節的受歡迎程度。有人願打有人願捱,本來也無可厚非,只是,情人節的玫瑰,跟別的商品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別的商品,不論價格是否合理,正常情況下,它會維持一段時間的穩定,而玫瑰,一旦過了情人節的辦公時間,便身價暴跌。玫瑰仍是玫瑰,二十個小時內,身價暴升暴跌二十倍上落,委實弔詭。
情人節有沒有玫瑰收,對女人來說,最大的意義不是有沒有男人愛,而是讓女人得以公告天下,她被某一個男人愛着。一個女人,最大的天下是她工作、競爭的地盤,而女人最在乎的,是她憎恨的女人,她的競爭對手,她的女同事們。當男人以為女人跟他們的荷包過不去的時候,他們不知道,她們其實是跟自己的同性過不去,女人減肥美容,是為了比別的女人更漂亮;女人托高玫瑰的身價,是為了證明自己在男人心目中比她的同性敵人更有魅力……所以,世上絕大多數女人都是帶刺的玫瑰,她們本身就是一件攻擊性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