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一干人等逛台北國際書展。說宅男們消費豪爽,且為一睹大陸80後美女漫畫家夏達風采,不惜熬着寒風排隊六日六夜,可見「生招牌」很重要。
我對擠逼不堪的書展興趣不大,卻很懷念台北的通宵書店和夜市,寒風中也沒有「熬」的感覺。台版書香港也買到,反而小吃得道地,原汁原味,不愛港式A貨。台灣幾乎每家百貨公司地庫都設美食街,選擇多,地方寬敞自在。香港只見連鎖快餐店。
忽想到,何以美食街都設在地庫?原來當中有營運智慧:─(一)設備上的考量,因此乃整家百貨公司最耗水的樓層,儲水排水系統都在地下。(二)吸引顧客的考量,愈能刺激消費者購買欲的東西,愈放在最方便到達之地。(三)休息順便充電的考量,shopping累了,到最低一層坐下來飲食,稍作休息才上路。
然而高級酒店的酒吧卻總在最高層?這也有心理學的研究:─(一)面對漂亮的夜景應收貴些。(二)居高臨下令顧客知悉自己的「層次」。(三)心情舒暢增進男女之間感情。樓下就是客房了。
咦?無意中通篇都是生意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