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為迎接鋼鐵需求旺季,及將鐵礦石上漲成本轉嫁,內地兩大鋼廠武鋼及寶鋼率先上調3月鋼鐵產品價格,每噸加幅介乎200至600元(人民幣.下同)。分析員認為,4月前鋼價有機會再升20%,惟由於鋼材庫存高企問題仍未解決,加上鋼廠議價能力將隨着需求旺季結束而變弱,鋼價升勢或只是曇花一現。 記者:陳韻妍
繼河北鋼鐵及沙鋼2月上旬調高鋼材價格後,武鋼周一宣佈調整3月份鋼鐵產品價格,線材產品每噸加價200至300元,軋板加200至400元,冷軋、熱鍍鋅的出廠價均有不同加幅;寶鋼昨亦將主要產品每噸價格上調200至600元,其中熱軋產品加300元。
專家料鋼價再升20%
有中資銀行分析員認為,每年3至4月是地盤開工旺季,鋼廠又習慣在年初儲備鋼材,故需求特別大,加上近日原材料鐵礦石成本上升,相信此輪鋼材加價潮會延續至4月。分析又指,鋼價在現水平仍有10%至20%上調空間,但由於內地產能過剩問題尚未解決,令鋼廠議價能力偏低,故旺季過後,鋼價回落可能性很大,當中小型鋼廠會率先下調。
事實上,內地鐵礦石價格今年來持續上揚,令鋼廠不得不將成本向下游轉移。據海關總署數據,內地1月份鐵礦石進口價量齊升,進口破紀錄6897萬噸鐵礦石,按年增長47.9%,進口均價亦升66%至每噸151.4美元。
鐵礦石進口量創新高
分析員指,鋼廠去年主要消化礦石庫存,1月進口增只是補充庫存,及長期協議礦石進口量同步上升。
面對鐵礦石價格不斷上升,鋼廠向市場轉嫁成本上漲的壓力越趨迫切。聯合金屬分析師胡艷平指,近數個月鋼廠相繼加價,代理商及終端用戶定貨成本大升,部份商家已暗示有意縮減定貨量。良運期貨鋼鐵分析師原瑋則稱,兩大鋼廠加價對下游市場暫時影響不大,但假若未來數月持續調價,將會對下游市場帶來衝擊。
鋼鐵股昨個別發展,鞍鋼(347)及首長國際(697)分別升0.18%及0.86%;馬鋼(323)則跌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