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幣支薪恐得不償失倘公司內地入賬 個人稅率達24%

人幣支薪恐得不償失
倘公司內地入賬 個人稅率達24%

【本報訊】經常往返內地工作的本港員工,以人民幣支薪正逐漸成為趨勢。近兩、三個月,有位於珠三角的中小型廠因應員工要求,亦開始部份以人民幣支薪。香港中小型企業聯合會主席劉達邦提示打工仔,若以人民幣支薪並於內地公司入賬,員工需要繳付內地的個人所得稅,稅率高達24%,因此,最近才收取人民幣薪金的打工仔,或面對「是禍不是福」處境。
記者 周燕芬

在內地經營貿易服務的台商八方國際主席羅安琪稱,8年前該公司已開始為往來內地工作的台灣高管人員,半數薪酬以人民幣支薪,另一半則用港元。他指人民幣有穩定的升值潛力,員工在內地生活,對人民幣亦有實際需求,深受員工歡迎。

局部人幣支薪方為上策

不過,對於港人來說,選用部份以人民幣支薪才是上策。常往返東莞廠房工作的Sarah表示,現時在內地的使費如車費、飯錢津貼等,公司於兩、三個月前開始,直接以人民幣付錢給她,其他薪金仍以港元支付。她說,除日常使費外,也不會在內地作大額開支,因為「人民幣升值,內地百物騰貴,對香港人嚟講,難支付得到,質量亦冇乜信心。」
作為Sarah上司的志雄玩具董事總經理趙志雄稱,局部以人民幣支薪都是員工自行提出的,他認識一些工廠,甚至完全用人民幣支付往內地工作的員工全部薪酬,跟內地員工一起出糧,「這將是一個發展趨勢」。
從事內地房地產投資業務的凱龍瑞行政總裁鄭喜明亦稱,早於98年他已駐內地工作,而4、5年前他開始以人民幣支薪,無論是本地人、香港人和外國人,該公司均以人民幣出糧。他的美國同事亦欣然接受,只要繳足稅款,有關人民幣薪金可以結滙後滙出國。員工亦很開心接受人民幣出糧,過去2年人民幣一直升值,港元則在貶值,他個人的物業投資和存款均以人民幣為主。
對於目前始考慮收取人民幣薪金者,正如劉達邦表示,從員工角度而言,若其家人及主要開銷仍在香港為主,他們仍樂意以港元支薪,若其家人及主要開銷均在內地,則會較希望以人民幣支薪。當然,大前提是薪金不會列入內地公司賬目內,免得要交重稅,得不償失。

廠商:這將是發展趨勢

劉達邦續稱,從公司立場,若是從事出口業務收取美元為主,當然不願意支付人民幣,因為變相支付更高薪金,若是貿易公司或從事內銷業務,並以收取人民幣為收入,既然手上已有較多人民幣,公司會較樂意以人民幣支薪予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