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立法會議員和學者連日炮轟政府不應在庫房嚴重「水浸」下,仍拒絕長遠地解決貧富懸殊等社會問題,早表明不會「派糖」的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繼續「企硬」,透過網誌指政府收入絕不是「橫徵暴斂」而來,又稱「官也是民的一部份」,故不存在「官富民窮」問題,重申保留財政儲備是務實做法。有學者認為,曾俊華的說法是發表財政預算案前降低公眾期望。有立法會議員則批評政府理財思維過於保守,「只識做守財奴」。
曾俊華昨日透過網誌發表題為「善用儲備」的文章,對外界期望政府在現時大量財政盈餘下,會大幅「派糖」的想法吹淡風。曾俊華強調,香港經濟雖然復蘇,亦要居安思危,保留財政儲備是一個務實的做法。他又指,政府收入「不是橫徵暴斂而來」,「官也是民的一部份」,故不存在「官富民窮」問題,「這不但與事實不符,同時挑動官民之間不存在的矛盾」。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表示,難以估計曾俊華最終會否大幅「派糖」,但從他昨日的文章內容分析,相信政府公佈財政預算案前,希望先行降低市民期望,以減少預算案推出後會受到的民意衝擊。
應對貧富懸殊作長遠承擔
多名學者、立法會議員和學生代表昨日出席港台《城市論壇》時,批評政府理財手法過於僵化和保守。會計界立法會議員陳茂波指,政府今年稅收不但未有出現預期的雙底衰退,更至少超收300多億,「即係由原本1,600多億預算去到2,000億,有機會破紀錄」。陳又指,庫房現已有近萬億、相等於政府21個月開支的儲備,認為其實保留12至15個月儲備已足夠,政府不應再做「守財奴」,應對貧富懸殊等問題作長遠承擔。
浸會大學經濟系副教授巫伯雄則建議政府引入土地增值稅及豪宅稅,從而減低薪俸稅,令中產及基層市民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