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做了全球經濟二哥,但態度十分審慎。分析指北京是擔心接過經濟強國的頭銜,會被加諸更多全球責任。中國百姓則埋怨未能分享經濟起飛成果,批評國富、民窮。
退休公務員:國富民窮
當上全球二哥,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里程碑。但北京刻意淡化這項成就,《人民日報》網站去年底刊登文章,指《中國GDP首超日本成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但非第二經濟強國》,強調轉變發展方式才是重點。新華社昨日的國際時評,也指出中國人均GDP只是日本的1/10,是「不折不扣的發展中國家」,認為中國要理性、冷靜對待「第二經濟大國」頭銜。
中國態度審慎,無疑是擔心發達國家利用中國崛起,逼中國承擔更大責任,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改革外滙政策等都要中國上身。
去年夏季中國季度GDP超越日本時,中國官方媒體就刊登評論,駁斥西方的「中國責任論」,誇大中國在全球的作用。一名中國專家更直斥所謂的責任論是揑造出來,目的是阻礙中國的經濟發展。
中國民眾對經濟二哥的反應,也不太雀躍。65歲退休公務員鄭茂華(音譯)說:「有些人可能會感到興奮,但不是我。」他指中國GDP的里程碑「無法反映社會的實際情況」,那就是「國富、民窮」。
美國《華爾街日報》/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