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基亞的StephenElop,終於選擇了微軟的平台。
大多數分析都認為,諾基亞此舉無補於事。也有人認為,諾基亞既然承認了自己的Symbian是個錯誤,那倒不如歸邊去Android,像Motorola和Samsung等,總算偶爾可以出產一兩個暢銷的產品。
諾基亞扒冷用微軟,究竟會否打出一條生路,還有待事實驗證。不過,根據簡單的經濟學原理,可以斷定,諾基亞和微軟的聯盟先天不足,要抗衡蘋果的霸權,這場逆境波不易打。事實上,微軟一直以來最大的無形資產,在於有一大群程式員的支持。可是,手機程式的開發,微軟明顯已經輸了一大截。
諾基亞寧揀微軟平台
經濟學上,有個現象叫NetworkEffect;技術一點,這就是際外效應的正反饋。以平常人的講法,那個平台有越多程式員的支持,做出好程式的數目也越多,也令手機平台的額外價值越高;而且每個程式做出來,原則上可以造福同一個平台裏所有的手機消費者,所以平台的競爭,是一個強者越強的博弈。
大多數有類似結構的市場,當經常出現一面倒的分佈,由一個控制了絕對支配性地位的強權,主導了標準和發展。現在手機的市場,谷歌和蘋果叮噹碼頭,算是難得的平衡。第三者要打破這個局面,除非可以像當年iPhone般,重新定義手機的標準。不過,橫豎看微軟都沒有這種創造力。
不過,話說回頭,我也可以明白諾基亞為甚麼寧願選擇微軟。除了Elop是微軟舊部,更重要的原因是諾基亞沒有必要去推翻這個平衡,助谷歌戰勝蘋果,因為這樣做,也等於幫忙另外一大堆競爭對手從後居上。對諾基亞來說,最好的結果,是未來的手機市場可以三分天下,諾基亞可以靠微軟的平台佔有三分之一。
當然,大前提是,諾基亞能人所不能,可以令微軟起死回生。
利世民
http://hkliberty.wordpres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