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由香港電訊到電訊盈科,張先生(化名)一做28年,雖說是老臣子,惟電盈外判工序後,他被降職、減薪、扣假,10年間人工削減逾四成,多年來只曾加薪一次50元。他每天過着膽戰心驚的生活,因為下一個裁員,可能就是他。
責電盈與外判扯貓尾
張先生50餘歲,大半生在電盈工作,職位至技術主任。2002年工作外判後,他被降職至高級技術員,薪金由16,300元降至12,500元,年假減少5日至12日;之後幾乎連年減薪,現時月入僅9,000多元,減幅超過四成,「幾年前只加過人工50蚊」。
外判後員工士氣低落,金融海嘯也試過每月被迫放一天無薪假,「就連喺機樓嘅保安員都問我哋,點解個個都頭耷耷,冇神氣」。張先生說外判公司常以電盈減少外判費作藉口,不肯加薪,是雙方在背後「扯貓尾」,「佢(電盈)係有責任去監管」。
電盈外判工序,張先生獲補償約90萬元,但用作供樓和子女讀書,所剩無幾,「餐搵餐食餐餐清」。
張先生說早年曾多次發起罷工,惟電盈及外判公司仍無動於衷,過去10年不斷在勞資爭拗中工作,身心俱疲,「內心好難受,亦好失望」。他只冀盼有薪加,追得上日漸加劇的通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