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德國央行行長韋伯(AxelWeber)日前接受專訪,談及自己不角逐歐洲央行行長的原因。他指出,在歐債危機發生時,他明確反對央行購入歐豬國債,使部份國家不滿。而在這種基本問題上成為少數派,讓他感到難以擔當歐央行行長此要職。事件反映歐元區不歡迎韋伯提倡嚴謹貨幣政策的鷹派作風,但分析指出德國對歐央行的影響力依然。
韋伯上周六接受德國《明鏡周刊》專訪時表示,他早於去年5月希臘危機爆發時,已決定不角逐歐央行行長的職位。韋伯說:「央行行長是一個獨特的位置,但若此人在一些重要事項上,反映着少數人的意見,將會損害央行的公信力。」
反對買歐豬債 惹不滿
他又指出,現時歐央行購債的規模,仍屬可控制的範圍內,並指即使在他卸任後,歐央行仍然會繼續對抗通脹的決心。
德國經濟部長布呂德勒對韋伯的決心感到可惜,他指出韋伯一直都堅守市場經濟原則,並維持央行的獨立性,他的政策會令人有信心經濟會經歷沒有通脹的增長。不過,有分析指出,儘管韋伯不會當上歐洲央行行長,德國的政策方向已定,加上作為歐元區最大經濟體,無論何人當上央行行長的職位,德國對央行政策仍擁有一定影響力。
拒評會否加盟德銀
然而,未能當上歐央行行長令韋伯無心戀戰,德國總理默克爾發言人上周六宣佈,韋伯辭任德國央行行長一職,並於今年4月底生效,較任期屆滿時提早整整一年。接任德國央行行長一職的熱門人選,有傳是默克爾的經濟顧問、韋伯的學生魏德曼(JensWeidmann)。韋伯卸任後,將重返科隆大學執教鞭,早前有傳韋伯在離職後,將會接掌德意志銀行行政總裁職務,他拒絕評論有關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