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本高漲年代,福田實業(420)已作好準備,集團部署擴內銷與嘗試使用人民幣貿易結算,使出「開源節流」招數。
冀內地業務增至30%
福田實業執行董事嚴震銘表示,集團致力拓展內銷市場,期望未來3至5年佔整體業務比重,由現時的10%,增至20%至30%。他解釋,由於內地市場受金融海嘯影響輕微,且谷內需市場為國策,因此集團決定主攻內地市場。
策略方面,嚴震銘表示,主要透過與內地大品牌商合作,以及參與內地展銷會,此亦可對冲人民幣升值壓力。同時,集團正嘗試使用人民幣貿易結算,主要交易對象是香港和內地的貿易夥伴,集團可從中節省結滙成本。
面對原材料棉花價格急漲,他指出,集團庫存營運資金因而增加了3億至4億元,短期信貸及貿易融資有所提升,集團已獲得銀行額外信貸額支持;而集團布料亦相應提價20%至60%不等。
提高效益 改善毛利率
嚴震銘承認,原材料價格上升無疑會影響集團毛利率,他冀在增加產品價格之餘,同時靠不斷提高新廠房效益,盡量改善毛利率。本年度集團的資本開支為2.3億元,他表示,主要用於鹽城廠房,以及一些維修環保工程。至今年底,集團的產能將提升10%至2600萬磅。
福田截至去年8月底止年度業績扭虧為盈,他表示,主要是來自內部因素,其一是東莞已完成關閉廠房,位於江蘇江蔭的廠房現只開始運作成熟;至於江蘇鹽城新廠房仍處於試運行階段,期內未有貢獻。
早前有獨立第三者曾向大股東洽購福田股權,但洽商終止,嚴震銘稱,暫沒有任何新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