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台灣一眾名嘴圍坐,七嘴八舌討論中國首善人陳光標來台派錢行善,這件事所引起的轟動效應,一面聽,一面搖頭嘆氣,好幾個名嘴分析這高調行善的背後種種目的;政治目的、經濟目的,連陰謀論也出籠了。
從來不覺得這位大善人有何高深莫測之處,只從他講到自己的老婆大人時,左一句我夫人,右一句我夫人,再聽他說一句:低調行善像啞巴吃黃連,不禁莞爾。電視上及報上照片中看到的那位陳夫人,模樣清純樸素,素面朝天,與同行那些暴發戶夫人們貴婦頭,名牌袋、高跟鞋、毛裘大褸的派頭迥異,這位首善出身貧苦,但十多年來,強迫自己將賺得的鈔票分一半去行善,如此這般愈給就愈有,倒是自成一格的真善人。
有時好人做好事,也要蒙受他人的議論及猜測,這世界上是有一種人硬要將別人的善行善舉講成別有用心,因為在某些人的觀念中自己做不到的事或不願去做的事,怎麼竟有這樣的儍瓜肯做,真是匪夷所思,然後會引發出更多的猜測,尤其衝激了台灣人尊嚴的敏感神經。
低調行善是否啞巴吃黃連?富貴不還鄉,是否錦衣夜行?這是個人的感受個人的認識。昔日我所熟悉的台灣,是另一個世界,今日我看到的台灣是一個憎人富貴厭人貧的典型,社會情緒之所以會因此被撩撥,是因為他此行此舉顛覆了兩岸誰貧誰富誰強勢誰弱勢的慣例,台灣大把富人不屑為之的事,這個遠來的善人扔出了一大叠善款,反有啞巴吃黃連之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