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將推行向低收入人士派錢的「鼓勵就業交通津貼計劃」,昨日公佈改良版,將二人及三人家庭的入息上限,由原本分別8,500元及1.2萬元,調高至1萬元及1.3萬元。新計劃維持以家庭作為申請單位,一對男女,即使只是同居關係,也會視作一個家庭計算,不能分開申請。有民間團體及立法會議員批評計劃「唔湯唔水」,「係假嘅關愛計劃」,而最荒謬是日後即使夫婦只領取最低工資,也會因超出二人家庭入息上限而被拒諸門外。
記者:盧文烈 王智君 林俊謙
交津計劃是申請家庭要符合入息及資產限額,以及每月工作不少於72小時的家庭成員,才可獲每月600元津貼。政府昨宣佈的改良方案,放寬二人及三人家庭的入息限額,最多有377,500人受惠,較原方案多47,500人;政府預計推行首三年開支達42.95億元,較原方案多約5億。政府下周五向立法會財務委員會申請撥款,若獲通過,10月起可接受申請,生效日期會追溯至今年4月,即申請人可在計劃實施時,即時申請過去六個月的津貼,每月600元即共3,600元。
堅持以家庭為單位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強調,改良版已屬終極方案,堅拒立法會議員及勞工界要求,放寬申請人每月要工作滿72小時才可申請津貼的規定,以及政府應容許申請人選擇以個人或家庭作申請單位的雙軌制。政府並表明,推行雙軌制無助辨識經濟上較需要幫助的人士。
政府消息人士表示,日後會以家庭核心成員作為計算單位,若已婚子女與父母同住,可以兩個家庭單位計算;而猶如夫婦的同居男女,也會當作一個家庭,原則上需要聯合申請,至於數個朋友夾錢租屋住,則由於彼此不屬核心家庭成員,因此要分開申請。當局日後會家訪及抽查,如發現欺詐會檢控。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黃國健批評同居男女要聯合申請的做法「戇居」及「唔湯唔水」,「即使夫妻,都未必想話畀對方聽自己入息有幾多,若果只係同居關係,更加未必會同你交代」。
「係假嘅關愛計劃」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吳衛東亦認為,「同居男女都唔可以申請政府公屋,點解申請政府交通津貼又硬性規定佢哋要一齊報?」他批評新計劃「明寬實緊」,日後最低工資實施後,全職夫婦即使只是領取最低工資,收入已達1.3萬元,超出二人家庭入息上限,無資格申領交津,「咁嘅安排幾荒謬,係假嘅關愛計劃」。
職工盟立法會議員李卓人指這計劃未有幫助家務助理等兼職人士,而計劃不設個人申請的做法,猶如懲罰多人工作的家庭,「成個計劃最大問題,係一個家庭入面越多人做嘢,就越難攞到交津」。
張建宗辯稱,若夫婦同時領取最低工資,未算是貧窮家庭。政府消息人士則補充,月入1萬元至1.3萬元的二人家庭,超過九成只得一名家庭成員外出工作,兩人同時外出工作的住戶只得4,000個。
新版鼓勵就業交通津貼計劃
申請單位:以家庭作為申請單位,同居男女也視為家庭
工時要求:申請人每月須工作最少72小時
津貼金額:每人每月可得600元
家庭入息及資產限額:
‧1人:入息6,500元,資產44,000元
‧2人:入息10,000元,資產60,000元
‧3人:入息13,000元,資產90,000元
‧4人:入息14,000元,資產120,000元
‧5人:入息14,500元,資產150,000元
‧6人或以上:入息16,000元,資產180,000元
推行日期:今年10月,但可追溯之前六個月即4月起計的津貼
最多受惠人數:377,500人
註:家庭中有年滿60歲長者,每位可額外增加35,000元資產限額
資料來源:勞工及福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