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之後的人生願望多了兩個:一、趁行得走得多去幾個從未去過的城市旅行……與shopping;二、去完之後,並用自己的角度寫成Y式購物遊記,是為「買嘢買到×××」系列,專門挑戰自己以前以為unshoppable的地方……其實我的心胸狹窄,香港以外,所有辦不成具規模fashionweek的鄉鎮我都不會視作及格的「購物城市」,所以東京巴黎倫敦紐約米蘭之外的任何名字,都自動幻想成為探險家樂園。
我給自己的規矩是,每年至少去「征服」一處「蠻荒」吧!幾年下來,繼柏林、斯德哥爾摩、巴塞隆拿之後,今年趁着農曆新年,我決定「買嘢買到……(我估應該都冇乜時裝好買的)維也納」!
先講結論
眼鏡沒有跌!
去完奧地利首都回來如果你問我會不會將這個人口只有百多萬的小城市奇蹟地搬回「shopping必去榜」的十大?那麼sorry了,人生真是很少有電視連續劇那麼dramatic的。
但有常情!
常情是,在奧運會中,通常這種非金牌強隊的小國,總是能異軍突出地有三兩個金牌項目零舍標青,足以贏盡全球選手,令他們的名字能在國際間受到顯揚。
Vienna沒有Joyce,沒有Colette,沒有DoverStreetMarket,沒有伊勢丹也沒有10CorsoComo,你也不會得到世界名牌買到你嘔的一整條表參道,一整塊三里屯或者一整個海港城……但偏偏維也納就是給我找到了間單項分數極高的店舖,如果咁啱這幾個特殊項目是開正你嗰瓣,那麼單單是為了這幾個店,我都覺得維也納是你某一次去歐洲遊玩時,值得特地繞道途經一兩天的。
皮草界的Colette
(OK,先按下道德討論不表,但先旨聲明這一段尾部是有的,OK?怕咗那些過激的愛護動物者,即好憎人虐待動物,但對人類便冷血的那些。係,係你,我好驚囉!我最近喺微博post咗條「人造皮草」嘅短文,就有盲毛人身攻擊足我140字囉!)
一直以為江湖上沒有這麼的一間店,就算有,也應該大隱品味洗練的巴黎,或奢華而不露的紐約吧,讓我猜30次也猜不到,竟──然──會──在──維──也──納!
從未試過在同一屋簷下看到那麼多的designers'furcoat!
大概過去5年間地球上過半hi-end名牌的皮草大衣都被「處心積慮」地「收集」到這家店裏來吧?JeanPaulGaultier的、MichaelKors的、Fendi的、Lanvin的、Valentino的、Dior的、YSL的、RobertoCavalli的……如果我稱它為皮草大衣的Colette大概也不為過吧?近年我覺得要辦一間成功的時裝selectshop只有兩條路,一是有個性格鮮明的高超店主/買手坐鎮;二呢就是像這間Liska一樣玩得那麼「專」了。
好了,現在目標既清楚又明確,各路人馬都可按自己理念而將地址鎖定。
喜歡着皮草的人從此知道去哪裏入貨。
想掟豆腐淋紅油的人從此知道去哪裏下毒手(如果你們覺得這是叫人不穿皮草最好最良心的方法的話)。
(Liska:HoherMarkt8,A-1010Wien)
誰是JoseffofHollywood?
我不想用「××××不如行萬里路」這樣不夠潮的講法來引入這一段的論點,但我必須承認像我這樣喜歡買衫的人,還是在搜購的過程中不斷發現有許多有趣東西可以學,本來都是我知識範圍以外的。
比如說,近年這麼流行古董首飾,本來買買三四十年前的Chanel、YSL就很滿足,誰知舊物店蒲得多漸漸發現一些三四十年代的珠寶設計師,甚至有些專門是給荷李活電影製作道具首飾的名家如MiriamHaskell和JoseffofHollywood,真是越買便越多嘢學,越學便越上癮,不信你們自己google一下,那些咸豐年設計想像力之大膽,包保你們這班現代人自愧不如,而且犯太歲更要看,因為甚麼動物造型都有……在奧地利這裏給我誤打誤撞進一間叫Garderobe的,簡直是寶庫,這些古董costumejewellery藏量之多之精和condition之好,我在巴黎和東京都未見過,直頭鍾意到想入股!
避世之Song
沒有她那種性格/品味,還開不出這樣的店!
或者正確點說:沒有她那種「唔等錢使」,還開不出這樣的店。
Song簡直是藝廊/時裝屋「人店合一」的完美示範。
如果我一生人只開一間店,我就是想開到這間!
怎麼說呢,DriesVanNoten、AFVandervorst、BernhardWillhelm甚麼都是隨意擺幾件,喜歡MaisonMartinMargiela嗎?便騰出一整間房間給MMM,還特地找來他們御用室內設計師主理,當然更不用提那泊得下十部車的藝廊了……唯一要嫌的只是Song的選址較偏離市中心,問及韓籍創辦人Song小姐,她說:「以前我們便是正正在購物區Stephansplatz那邊的,我就是不喜歡那兒進進出出的遊客太多,很多不知甚麼事的人看見門面別致都入來摸摸,都是些wrongenergy……後來才特地搬來現在這裏的。」
我很喜歡這個答案的甚麼,卻又說不出來,尤其是那個「wrongenergy」,直到離開了Vienna才恍然大悟,從前一直有人問為甚麼我的歌詞要減產,都找不到一個最好的字眼形容,直到這一刻,想不到在這天涯海角的奧地利,shoppingshop到最合身的不是時裝!
(未完待續)
Textby黃偉文
mailto:[email protected]
微博 http://t.sina.com.cn/wymanwong
本欄逢星期日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