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環境局一直迴避將直徑2.5微米(PM2.5)或以下的可吸入懸浮粒子,納入正檢討的空氣質素指標中。環保組織地球之友指出,美國太空總署年前發放的平均全球空氣污染圖,已顯示珠三角地區的PM2.5濃度,與中國華東及華北地區及非洲中部,並列全球污染最嚴重的地區。不過,全球多個國家已制訂PM2.5的濃度指標,批評環境局對這種危害市民健康的污染物無動於衷。
粒子可直入肺泡
地球之友高級環境事務主任蔡家民表示,美國太空總署發佈的「2001-2006年間平均全球空氣污染圖」,已揭示包括香港在內的珠三角地區,是PM2.5污染的重災區。事實上,PM2.5亦是最危險的空氣污染物,由於只有頭髮直徑的二十八分之一,粒子可以直入肺泡,誘發不同的肺部及心血管疾病。
蔡家民指出,目前不少國家地區已開始制訂管制PM2.5的濃度標準,包括印度及斯里蘭卡等亞洲發展中國家,歐盟更將於2015年或以前達標,難明早於2003年檢討PM2.5可接受水平的本港環境局,一直未見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