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四川崇州市有80多年歷史的正東街幼稚園,在08年汶川大地震中,倒塌變成瓦礫,幸好數百名師生及時逃生,沒有人命傷亡。香港大學土木工程系逾百名學生,花了一年多時間,自行設計及重建整座幼稚園,成為一座有高度抗震能力的現代建築,獲港大頒發今年最佳教學獎。
港大土木工程系三年級學生黃偉琳,於09年已參與正東街幼稚園設計工作,一年多來與其他逾百名同學,先後到崇州市實地考察及監工20多次,「有啲同學有時去兩、三日,暑假就逗留一個月先返」。由設計、監工、選料以至向當地學生介紹新校舍,均由黃與同學負責。在城市長大的他表示,參加計劃後對人生有很深刻體會,「睇到當地學生生活狀況,明白幸福唔係必然」。
擁有8度抗震能力
港大工程學院副院長李啟光稱,新校舍料今年8月完工,趕及9月開學,重建費約1,000萬元,一半是港府撥款,其餘由志願機構關懷行動承擔。三層高新校舍除了課室,並有運送食物的升降機及宿舍。他指新校舍減少使用預製組件,並多建牆壁,減少支柱,當發生地震,可將地震破壞力卸到牆壁,延長師生逃生時間;新校舍擁有8度抗震能力,即使再次發生類似汶川的大地震,也不會即時塌毀。
他說整個項目是學生主力,教授從旁指導,雖然參與學生獲得學分,但不少都自願參與。連同另外兩個廣西重建項目,該系「明德工程」計劃,獲頒港大今年最佳教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