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熱錢撤走,港股兔年大回吐!內地加息不單未消除外界疑慮,更誘發外資大舉撤退,全日沽盤不絕,恒指埋單挫320點(1.36%),報23164點,兔年連跌三日累挫744點。基金界直言,新興市場遭逢海嘯後最大型撤資潮,雖然港股屬已發展市場,惟背靠中國,逾半市值為中資股,今輪資金大逆轉,港股短期恐續捱打。
記者:黃武榮 劉美儀
追蹤逾2000億美元離岸亞洲基金的EPFRGlobal透露,繼前周中國股票基金錄得近一年半以來最大單周贖回後,截至昨日為止過去一周,走資情況仍然嚴峻,大中華地區錄得逾5億美元(約39億港元)淨流走,單是香港股票基金已有超過1億美元走資,為半年以來最多。
大中華一周走資39億元
EPFR補充,包括中國及印度等新興市場,皆面對通脹嚴峻威脅,要加速收緊貨幣政策以免通脹失控,估計資金由新興市場流向歐美已發展市場趨勢,短期難以扭轉。上周新興市場股市流出資金超過70億美元,是3年來的新高。最能代表新興市場資金流向的安碩MSCI新興市場指數,由去年11月見頂後拾級回落,至今已跌返至去年4月低位,累積跌幅達20%。
三星資產管理一名基金經理坦言,年初至今,資金流向主宰股市表現,道指連升七日,年內累漲逾半成,德國及英國股市則飆8%及6%,反觀印度年內已瀉15%,巴西亦挫5.6%,A股隨時成為下一輪外資提款機,影響所及,港股亦岌岌可危。
事實上,若非最近三日滙控(005)負隅頑抗,逆市升近3元,恒指今年肯定跌市(現升0.37%)。港股沽壓沉重,成交激增至900億元,全日沽空增至54億元,除保險股受惠加息企穩外,其餘板塊普遍下挫,福方(885)疑似洗倉挫近30%。
港外儲降級 去年無新水
金融海嘯引發08年末季至09年間,大量資金流入區內新興市場,期內本港貨幣基礎增加逾6000億元,但資金淨流入情況在過去一年未再出現,外滙儲備增長因而趨向溫和。金管局昨公佈,截至1月底官方外儲資產為2732億美元,較去年底增加45億美元,但在全球外儲排名榜中,則由第8位跌至第9位,次於中國內地、日本、俄羅斯、沙地阿拉伯、台灣、印度、巴西及韓國。
對過去一年外儲增長趨勢,金管局貨幣管理部助理總裁劉應彬表示,與新加坡、泰國及印尼等亞洲部份地區,外儲近月錄得顯著增長的情況不同,過去一年本港並無資金淨流入,故外儲增長溫和。
本地對上一次外儲排名下降,可追溯至去年6月底,當時香港外儲資產為2568億美元,全球排名由第7位跌至第8。
新興及已發展市場股市表現兩極化
《新興市場》
‧印度 今年表現:-15.69%
‧泰國 今年表現:-8.15%
‧深成指 今年表現:-8.06%
‧巴西 今年表現:-5.64%
‧滬綜指 今年表現:-1.16%
《已發展市場》
‧法國 今年表現:+10.13%
‧德國 今年表現:+8.13%
‧英國 今年表現:+6.15%
‧道指 今年表現:+5.66%
‧日本 今年表現:+2.05%
註:歐美股市表現截至前日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