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白琳報道】大浪西灣遭蒙能主席魯連城連番破壞,公眾着急,政府束手。慈善團體「團立基金」擬斥資2,000萬元成立全港首個保育信託基金,替公眾買回大浪西灣。該基金邀請台灣著名建築師描繪大浪西灣願景圖,本周五提交城規會,正等待魯連城回覆。基金創辦人不諱言,假若魯連城開天索價,保育信託將胎死腹中。
魯連城以1,000多萬元從原居民手中買起大浪西灣的私人土地,去年中展開工程,在公眾壓力下停工。承建商遭政府多個部門罰款後,工程上月再度展開。團立基金一向主力提倡生態遊,董事李祝靜說,法例所限,港府根本無力阻止魯連城開發土地,團立願意擔當中間人,「家魯連城、政府同市民都輸,我哋要解決三輸局面」。
恢復耕種 興建旅舍
團立基金創辦人KCWong計劃以2,000萬元善款成立保育信託基金,希望魯連城配合,「政府買咗一幅,背後仲有50幅,梗係唔肯。之前魯連城講過捐塊地畀環團,我哋先會諗到呢個計劃。佢肯捐畀我哋當然最好。如果佢開價1,000萬,我哋籌款應該唔難。如果佢開天索價或者唔肯賣,就乜都做唔到」。他曾託公關公司聯絡魯連城,但未有回音,「可能佢聽過好多環團,仲未知邊個打邊個」。
團立基金去年10月邀得台灣著名建築師季鐵男到大浪西灣視察,季提倡恢復西灣數十年前的經濟活動,即復耕及建旅舍、聘請村民協助營運。KC擬在保育信託基金中預留800萬元展開活化計劃,旨在為村民提供誘因留守大浪灣。
KC強調,信託人將是環團代表或公眾人士,也有行政會議成員有興趣擔任,「家塊地由魯連城話晒事,信託人會顧及公眾利益,唔係轉咗個地主咁簡單。如果魯連城想派人入去個trust,都有得傾」。
參與計劃的大浪灣之友創辦人文家傑指出,保育信託在外國常見,本港必須嘗試以此途徑保育郊野公園附近土地。城規會正研究大浪西灣的規劃大綱圖,他建議把大浪灣相關農地更改用途,徹底解決問題,「一日有私人農地,一日村民都會有紛爭」。
新界東北發展關注組及西貢之友也贊成設保育信託,但對活化大浪西的意見不一。關注組成員陳劍青表示,若整幅土地再次開放予公眾,計劃中的農田又屬生態多樣性的永續農業,而非魯連城現時破壞水土的開耕,關注組會支持活化計劃。西貢之友保育主任黃鳴則認為,任何發展應對環境造成最低滋擾。魯連城的地皮非常接近雙鹿石澗,黃擔心興建旅舍或影響河道生態,並造成光害影響觀星,「大浪西灣就係靚在乜都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