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三地:香港福地 - 因念

兩岸三地:香港福地 - 因念

兔年第一次見面,先拜年,祝看官今年事業提速,買樓買車提速,實現理想提速,總之想嗰樣有嗰樣。
現在過年跟年少時不同,以前陪大人東奔西跑探親戚,早上一個、中午一個、晚上一個,如是者一連五、六日,直至十五元宵。精力充沛的小孩,也累個半死,老爹、老媽反而懂得把「累氣」化成「火氣」,我們任何說話或舉動,稍有不吉利,馬上挨罵,甚者打之。時至今天,親戚拜訪有些已變成電話,或發短訊搞掂,難怪廣東中國移動年初一SMS數目超過20億條,最新方法在社交網上團拜也可,所以連facebook也要在香港開辦事處,把握這個越來越大的市場。
筆者前兩天收到一位北京老朋友從珠海來電問好,友人90年代「下海」,從一間醫院裏跳出來經商。當時在醫院工作,每月工資不到100元人民幣,而且沒有現在甚麼部門獎金,後來跟領導溝通,變成醫院裏一個部門的供應商,從此累積商業上的經驗和財富,在北京醫療界打出天地。還記得,當年很多國內物資都是經廣東「避稅」,從國外進入大陸,再由廣東散入各大城市,所以友人對珠海等城市,特別情有獨鍾,到今天每年都過來避寒。

廠家經商 馬上想起香港

這次來電,其實有事與筆者商量。數年前,友人在澳洲投資一個生產動物飼料工廠,總額逾5000萬澳元,當時計劃所有設備madeinChina,成本比正式的要便宜一半,算下來有利可圖。工廠終於在08年投產,兩年下來,友人賺錢的如意算盤沒有實現,按他的說法,就是「不懂跟澳洲人做生意!」產量沒問題,銷售不行,只能收支平衡,所以友人打算exit,馬上想到香港這個金融中心。典型高速發展下的成功例子,從無到有、到跑出去,然後功成身退。總是跟我們拉上關係,香港──真是福地。

因念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