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議會非業界理事開腔力撐「自己人管自己人」

旅議會非業界理事開腔
力撐「自己人管自己人」

【本報訊】面對外界批評旅遊業議會「自己人管自己人」,議會多名非旅遊業界理事首次開腔力撐,稱議會審理導遊違規行為的委員會,都是非業界理事佔多數。他們認為不可剔除業界理事在外:「佢哋先知業界蠱惑招。」不過,議會希望業界自我監管,但昨日議會派人巡查導遊及旅巴,發現違規卻未有即時採取行動。
除主席外,旅議會有28名理事,當中16人為業界,只有12人為非業界,故尤其處罰旅行社時,常被批評包庇業界。不過,非業界理事梁家駒說,審理旅行社、導遊、領隊違規行為的規條委員會,有15名非業界委員(部份並非議會理事),業界只有4人,而每次審理個案的委員,也須過半數為非業界:「我係委員會主席,但我做律師,唔係自己人,況且審理時連旅行社、導遊個名都唔知o架。」
另一非業界理事馬豪輝說,10招打擊措施是經業界、非業界理事共同商討,「唔知點解有人會上同意,但會外又反對」。他說條文有助懲治違規旅行社,如可要求出示合約,證明接待團費是否低於成本,「而且推行咗10日啫」。

旅議會主席胡兆英(左)與總幹事董耀中昨日視察巡查員檢查導遊證件情況。

訪港內地遊客受惠於規管本港導遊10招,抵達指定購物點,不再被強迫購物,可自由在店外閒聊。

巡查員沒即時採取行動

當局有意成立獨立機構規管,但非業界理事、消委會前總幹事陳黃穗說,旅遊業涉及眾多範疇,非業界未必全面理解,「有時係啲業界喺會上踢爆一啲業界蠱惑招o架」。不過,非業界理事梁富華批評部份業界理事,決議時太顧及業界利益,故贊成改組議會,增加非業界理事比例。他認為需成立旅遊局統籌所有旅遊行業。
旅議會昨晨派出六名巡查員,到中環信德中心及尖沙嘴中港碼頭突擊檢查接待訪港內地團的旅行社,有否落實10大規管新措施的一團一導遊規定。記者發現有旅遊巴士玻璃貼出導遊姓名及執照號碼,跟被截查導遊出示資料並不相符,但巡查員沒有即時採取行動,亦沒有即時要求導遊及旅客核對具體的行程安排。記者再到紅磡經常有內地旅行團指定購物區,看見不少旅遊巴士,根本沒有展示導遊姓名及執照號碼。
議會總幹事董耀中回應稱,巡查員昨日記下導遊及旅巴資料後,稍後再作跟進。旅議會昨晚總結稱,昨日共巡查20團,發現有四團懷疑違規,一團不只一個導遊,會跟進個案。